-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1例报告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1例报告
钟春荣 (海南省人民医院内科 570311)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422-02
【摘要】 目的 通过对2010年8月2日我院门诊收治的1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diopathic hypertrophic pachymeningitis,IHPM)病例的分析研究,熟悉IHPM的病因以便能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此病。
【关键词】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 IHPM 临床分析
通过1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diopathic hypertrophic pachymeningitis,IHPM)病例的临床分析和文献资料的学习,使我们熟悉IHPM的病因、诊断、治疗,能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此病。
1.临床资料
2010年8月2日我院门诊收治的1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diopathic hypertrophic pachymeningitis,IHPM)病例,女性, 35岁。因头痛10天入院。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头痛,为后枕部发作性压榨性痛,坐位??直立位时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偶伴头晕,无视物旋转、耳鸣、肢体麻木及乏力,无意识丧失及二便障碍。查头颅MRI提示“天幕上部旁异常信号”,诊断为低颅压性头痛。给予止痛、补液等治疗后头痛略有缓解。 经了解患者20天前,与丈夫争吵,被丈夫用摩托车帽击打头部,当时即出现后枕部疼痛,几分钟后症状缓解。为进一步诊治2010年8月6日收入我科,进行进一步查体:血压100/80mmHg(1mmHg =0.133kPa) ,神清语利,双眼活动自如,无复视,未诱发出眼震,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其余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颈抵抗,屈颈3横指不到位;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力Ⅴ级,张力适中,双侧膝腱反射存在,双侧病理征未引出,凯尔尼格征(-) ,布鲁津斯基征(-) 。
2.实验室检查及治疗
血、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生化检查均正常;乙肝、丙肝、梅毒阴性,HIV抗体初筛阴性;多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血沉20 mm /h;血抗链球菌溶血素“O”97IU/ml(正常值),类风湿因子22IU/ml(正常值),类风湿抗体(IgA,IgG,IgM)未见异常;血清弓形虫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风疹病毒抗体阴性;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C-ANCA) 、核同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 P-ANCA) 、抗ds-DNA抗体 阴性,ANA 阴性;ENA(多肽抗体)阴性;C-反应蛋白4.57mg/L;心电图提示Ⅱ、Ⅲ、aVF、V6导联ST-T改变;胸部X线片提示心肺未见异常;腰椎穿刺:压力低,测不出,混浊,潘氏试验 阳性,脑脊液生化示蛋白1.98g/L、糖2.8mmol/L、氯化物120.2mmol/L。头颅MRI平扫:T2水抑制像上天幕上部旁可见小斑状高信号影,边缘模糊;透明膈增宽,可见长T2信号,蝶窦可见长T2信号。头颅MRI增强扫描:天幕、双侧枕部硬膜及上矢状窦增厚并明显强化。脑实质未见异常强化灶,透明膈增宽。患者于2010年8月11日入院后开始予抗病毒治疗,一周后予地塞米松 15m/24h治疗,14d后复查头颅MRI平扫及强化头颅MRI,可见原异常均匀、连续强化的硬脑膜较上次变薄范围局限,余无改变,提示硬脑膜炎治疗后吸收好转。
3.讨论
肥厚性硬脑膜炎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很多种原因都能导致继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感染因素包含有梅毒、结核病、结节病,真菌病;肿瘤因素包括脑膜癌,脑膜瘤,淋巴瘤,黑素瘤;胶原病,沉积病,长期透析后,长期腰穿后鞘内给药等;而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diopathic hypertrophicpachymening itis,IHP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少见的、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的、慢性的炎症性疾病,炎症可以发生在硬脑膜或硬脊膜,二者同时发生少见[1]。
IHPM临床表现复杂,炎症病灶的部位及毗邻部位的压迫情况决定了临床表现。病灶位于椎管内的病灶表现为神经根病,肢体轻瘫,括约肌功能障碍[2];位于颅内则最常发生于颅底,通常出现VI, IX, X对脑神经和小脑功能受累;位于颅底、前颅窝、海绵窦、视神经管、眶上裂等处的硬膜增厚,通常引起眼球后疼痛,视力下降,眼球活动受限等表现,如病灶局限于海绵窦周围,则表现为眼球后疼痛、眼球活动受限,也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