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患者的护理体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狂犬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狂犬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汤晓红 胡忠斌 董纪华 (十堰市西苑医院 湖北十堰 442004)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3-0396-0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上以特有的恐水、恐声、怕风、咽肌痉挛、兴奋狂躁及进行性瘫痪为主要表现,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病死率高达100%。近年来,随着犬、猫等宠物数量的增多,狂犬病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我科2007年6月-2011年6月我科陆续收治狂犬病病人共计1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9例,女1例,除1例为19岁的男性职高学生外,其他9例均来自农村,为40-50多岁的农民,均为被狗咬伤后未进行预防接种,也未对伤口进行正确的清创处理,均于狗咬伤后90天内发病,其症状典型,均因呼吸衰竭于发病后一周内死亡。 2 护理措施 2.1实行严密接触隔离:安排患者住单间病房,医护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最好进行免疫接种,接触患者时须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手套、防护镜、穿鞋套;有皮肤破损的医护人员应停止护理狂犬病患者;病房门口备消毒液、消毒脚垫,患者物品固定、专用。 2.2减少刺激:严格执行陪护制度,减少家属探视,同时室内悬挂深色窗帘,避免风吹,音响,水声等。说话、关门、走路要轻,各项操作尽量集中一次完成,动作轻柔,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2.3做好安全防护:将患者指(趾)甲剪短,用布套将手套住;躁动不安时加床栏或适当约束,防止发生外伤或伤及他人;输液时最好采用下肢,用静脉留置针,并用小夹板等物品作好固定,避免烦躁时针头脱落;尽管避免接触病人头部,防唾液污染,擦过唾液的用品放在双层黄色垃圾袋封存送焚烧,当患者乱吐唾液,四处飞溅、污染范围大时,可用床单悬空罩盖在病人头部。污染后的床单应焚烧。其它接触过患者的废弃物品可直接装入专用垃圾袋标识清楚后焚烧处理。 2.4对症处理:给氧气吸入;补充水和足够的热量,纠正酸碱失调,保持电解质平衡;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及冬眠灵等药物;有脑水肿者给予脱水剂;病人流涎或有呕吐时需加铺一次性中单;小便失禁时给病人用接尿器,必要时行留置导尿。 2.5心理护理:患者发病急、病情重,家属及大多数患者在丧失意识前对疾病的预后有所了解,因此,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重。加强人文关怀,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尽力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其安详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2.6终末处理:患者死亡后,用含2000毫克每升有效氯的消毒棉花填塞口、鼻、耳和肛门等;尸体用含500毫克每升有效氯的消毒大单包裹就地尽快火化;室内一切用具应分类严格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后方可带出病室;对居室空气、地面、家具用含500毫克每升有效氯的消毒剂喷雾或擦拭;床褥、床垫、枕芯等用臭氧消毒机行进消毒1-2小时,污染严重的一律焚烧;大单、被套、中单、枕套等均使用一次性的,可直接装入专用垃圾袋标识清楚后焚烧处理;病房空气消毒可用1克/立方米过氧乙酸熏蒸1小时,有条件的可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消毒。 3 体会 狂犬病是可防而不可治愈的疾病!一旦发病,致死率达100%。故咬伤后的及时预防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我们应加强对预防狂犬病知识的宣传;家属最好不养犬类动物,疑被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应及时用20%肥皂水、0.1%新洁而灭或50%-70%乙醇等充分冲洗伤口,并不断擦拭,伤口较深时,用棉签深入伤口深部反复擦拭,然后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做持续灌注清洗。[1]伤口不宜缝合和包扎,并进行全程预防接种,接种期间多休息,戒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及饮料,以免影响接种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人健,田力主编.护士手册.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6,252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