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杂条件下长大地道结构不均匀沉降的数值模拟与控制
and on
NumericalSimulation ResearchDifferential
Controlling
Settlementof Tunnelunder Conditions
Long Complicated
刘镇朱凤贤周翠英
(中山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一地下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摘要:道路不均匀沉降研究是岩土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针对深港西部通道深圳侧接
线工程填海医长大地道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在考虑其复杂地质条件、结构自身的约束条件以及结
构与土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复杂条件下长大地道结构不均匀沉降
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其不均匀沉降特性,探讨引起不均匀沉降的潜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均
匀沉降的控制措施作进一步模拟。研究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可靠性,为复杂条件下长大
地道不均匀沉降的相关因素分析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担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美键词:长大地道复杂条件不均匀沉降非线性分析数值模拟
不均匀沉降问题是岩土工程界的难题之一,工程界和学术界的均高度重视。地道的不均
匀沉降将导致上部结构的变形和内力重分布”一,从而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和极限承载
力,这一点在工程条件复杂的地区显得尤为突出。
目前,国内外研究地基”1不均匀沉降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结构物沉降过程的预测、
最终沉降的计算和控制不均匀沉降的具体措施等。其中结构物沉降过程的预测一般采用经验
公式、固结度对数配合法、双曲线配合法、指数曲线配合法…、原位试验法…、模糊综合评
判确定、灰色理论“等方法;对于结构物的最终沉降,我国地基基础规范u-要求采用分层总
和法计算,但是往往由于涉及到的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复杂,计算过程难以比较全面的反映
实际情况,计算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其他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有效应
力路径法”o、有限单元法、反分析法…等。因此,如何在计算中比较全面地反映实际工程条
件,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本文结合深港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工程的填海区段工程,在考虑其复杂地质条件、结构
自身的约束条件以及结构与土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复杂条件
下长大地道结构不均匀沉降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其不均匀沉降特性,探讨引起不均匀沉降的
潜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作进一步模拟。 ‘
…1
1 工程概况”“1
深港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工程(以下简称接线工程)是深港西部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接
线工程是通过一线口岸深港过境车辆的专用通道,结构型式为双箱六车道,采用高速公路标
准。接线工程在总体布置上采用下沉式道路与高架道路相结合的组合式布置。全线下沉式道
路长3,79
km,高架道路长O.74km。下沉式道路分别采用了全暗埋、敞开式和半敞开式等形
式。全暗埋下沉式道路俗称地道或隧道。
复杂条件下长大地道结村不均匀沉降的数值模拟与控制 85l
接线工程自K“073.5以东地段属于填海区,该区分布有厚度较大、未经处理的淤泥层,
此外,该地段还断续分布有厚度变化较大的淤泥质亚黏土层,多呈透镜体状分布。淤泥、淤
泥质亚黏土层的存在对下沉式道路的施工极为不利。
在基坑施工前已对地基中的淤泥层进行了强夯块石墩处理和爆破挤淤等处理。施工时,
基坑南侧3.2m外有雨水箱涵,且在正常使用后其荷载较大,因此基坑南侧采用冲孔桩进行
围护,北侧因场地空旷进行了分级大放坡,但坡面下方仍有部分强夯块石墩置换和爆破挤淤
处理的地基未被开挖。由于下部地层条件较差,为了保持地道主体结构的稳定,对箱体下部
地基采用弘ootoni的PHC预应力管桩处理。此外,基坑开挖后在箱体外侧(边坡下)的地基中
仍然存在有诸如淤泥质亚黏土等软弱地层。可见,长大地道的不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肠杆菌O157H7及其重要毒力基因eaeA基因研究.pdf
- 复杂山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及其效果研究.pdf
- 复杂山地高陡构造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研究.pdf
- 复杂山区三维地震数据采集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pdf
- 外部遮挡不同开孔方式差压预冷流场数值模拟研究.pdf
- 大肠杆菌O157H7和乳源蛋白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研究.pdf
- 外钓岛册子岛水平定向钻穿越施工技术研讨.pdf
- 外部遮挡不同开孔方式差压预冷实验研讨.pdf
- 外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协同受力性能研讨.pdf
- 大肠杆菌ubi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