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饺子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同里的饺子香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吃完年夜饭后,要尽情地玩上一夜。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大年初一吃饺子”就开始了。“年初一的饺子”可不在初一白天吃,而是年三十的晚上零点一过就端上桌的。   传说吃饺子的民俗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但是在如今的大城市中,还按这种古老而传统的方式过年的家庭已经不多见了。2006年除夕,我有幸用影像纪录了生活在北京什刹海附近胡同里的一个传统的老北京大家庭除夕夜吃饺子的情景,感受了他们家浓浓的中国年的气息,并剪辑成了一部纪录片――《李奶奶家的除夕夜》。   我开始着手为北京的民俗搜寻影视资料是在春节前夕。那时非常想拍一些关于老北京人过年时在家里吃饺子的素材,用影像的形式把这个有意思的民俗记录下来。以往我拍摄过北京春节的庙会,曾记录下许多形形色色的庙会活动,诸如民间花会、杂耍、戏曲、祭祀等,但像这种深入一户普通人家进行拍摄还从没有进行过。   我首要要做的事,便是寻找合适的人家。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所要找的这个家庭除了要保留老北京的特色外,而且还要得到人家的允许。我一开始便想到了家住北京四合院或平房的朋友们,想通过他们的关系再找到相对合适的家庭,但是我的希望都落空了。正当我感到焦急时,父亲突然想到了他原来的一个关系还不错的同事,说她们家住在什刹海那边,有一处完整的四合院,可以去到那里采采风。当时已是大年三十晚上的八点多钟,父亲匆匆给他同事家打电话,出乎我的意料人家表示乐意帮忙,而且非常巧,人家才刚刚开始包饺子。我喜出望外,抄起摄像机便出发了。   众所周知,北京什刹海是最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地方之一,那里有不少四合院至今仍旧相对完好地保存着,很多普通的老百姓世世代代居住在那里,他们过着安逸、平静、祥和的生活。   2006年北京春节的最大特色是市政府允许市民在城区燃放烟花爆竹,持续许多年的禁令终于被解除了,本该是十分沉寂的除夕夜恢复了老北京以往春节的那份热闹。走在胡同里,我不禁被止不住的霹雳啪啦声所吸引,停下来去欣赏夜空中的闪闪烟花。   我所拍摄的李家,是个十分传统的家庭。我一跨进门便发现庭院里的果树上布满了 闪一闪的彩灯,有些枝头上还吊着一个个金黄的老玉米棒,有些则挂着一串串干红的小辣椒:最惹眼的还是正房屋檐下的那两盏红彤彤的大灯笼。在耀眼的红色灯光的照耀下,整个夜晚暖洋洋的。   走进正房,抬头一望,映入眼帘的是一副红色的横幅,上面赫然有“福寿康宁”四个大字。横幅下面是供桌,供桌上供奉的是弥勒佛像,佛像前设有供果和香烛,两侧则摆放着李家世代珍藏的传家瓷器。同样,整个屋里也弥漫着暖暖的红色。似乎红色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仅代表了喜气洋洋,而且还代表了大福大贵。   除夕,是李家一年中最为热闹的一天。李家老老少少齐聚堂,所有亲朋好友都赶来拜年,问候李老爷子及他的老伴李奶奶“福寿康宁”。这天晚上,全家人是要坐下来一起吃饺子的。我问他们为什么要保留吃饺子这个传统。他们说,主要是因为饺子形似元宝,同古代纸币“交子”谐音,吃它可以保佑一家人来年招财进宝。按照老的规矩,还要在几个饺子的馅儿中放入红枣,凡是吃到这样的饺子的人没准来年会交好运。   在拍摄中我深深体会到家人团圆带来的温暖与感动,感到这种温暖和感动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平日里所有的矛盾与积怨似乎早已烟消云散了,大家心里只有和谐与快乐。像李家这样老老少少欢聚一堂,还按着中国古老而又传统的方式过年的家庭,如今在大城市中已不多见了。当我拍摄李奶奶在佛像前烧香为天国的祖先及人间的儿孙祈福的情景时,感到发自内心的温暖。拍完后,我想何不利用这么好的机会把拍摄的所有素材及资料拿回去剪辑成一部纪录片呢?于是后来便制作了这部《李奶奶家的除夕夜》。   我给这部片子取这个名字的原因是,我觉得拍摄纪录片不可能只是简单的记录,同样也要选择一位比较有特点的主要人物,让其贯穿始终。而李家里的老太太正是这样的人物。通过李奶奶的言行便可看出她是旧式传统家庭中走出的大家闺秀,现在虽已苍老,但旧时风采仍旧可见。所以在片子的末尾处我有意把老太太所唱的《花好月圆》的歌声与她年轻时的照片相配,从而表现出随着岁月的流逝,她的青春和旧时的时光已成为美好的回忆。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基本上采用的是手持摄像。所用的机器是非常普通的家用摄像机――松下NV―Ds25型,这款机器现在早已停产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