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在南极做泥瓦工的日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惊心动魄:在南极做泥瓦工的日子   说到泥瓦工,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难成大器的行当。可是,江苏省宝应县仅有初中学历的泥瓦工崔仑明,却把这一行做到了南极,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到南极做泥瓦工的打工者。他凭一身过硬的本领,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成了众多欧美国家以26万美元年薪争相聘请的对象。请看他的传奇经历……      自强不息,常年“洋打工”练就本领      今年30岁的崔仑明是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人。由于家境贫困,他初中毕业后就辍了学,和父母一起种地。3年后,为了多赚点钱,他来到泾河镇晨丰对外建筑劳务输出公司,当了一名泥瓦工。   干了一段时间后,崔仑明觉得当泥瓦工不会有什么出息,连老婆都难讨到,就想改行。可父亲对他说:“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任何事情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关键看你能不能把真正的技术学到手。”为了让他安心工作,父亲还托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崔仑明和那个女孩处得非常好,两人很快就结婚成了家。   崔仑明所在的建筑公司挂靠中铁集团,经常有出国务工的机会。1994年3月,公司在坦桑尼亚承接了一项水坝建筑工程。由于坦桑尼亚国家较穷,各方面条件都不好,收入也不高,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可崔仑明觉得到国外做泥瓦工能学到新鲜东西,就主动要求去坦桑尼亚,并很快被批准了。   由于坦桑尼亚的泥瓦工技术很差,崔仑明一到那里,就成了“师傅”。他手把手地教当地工匠,每天都在工地上工作十几个小时。期间他不仅积累了在热带地区施工的经验,还学会了管理涉外建筑施工。慢慢地,他成了泥瓦工中技术过硬、善于管理的人才!   此后崔仑明又先后被公司派往以色列、阿尔及利亚、印度和英国等地做泥瓦工,并因此积累了在沙漠等环境恶劣的地方施工的经验。   2004年7月,公司派崔仑明到北欧挪威纳尔维克做泥瓦工。那里地处北极圈附近,冬天时,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气候异常恶劣。崔仑明和随行的技术人员想了很多办法,克服了无数困难,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在挪威工作两年后,崔仑明积累了在高寒地区施工的经验,为他后来被派往南极施工打下了基础。   2005年年底,崔仑明从挪威回国后,凭着多年出国做泥瓦工的经历和高超的技能,被公司提拔为业务主管。此后,他先后几次被派往国外从事建筑工程。其中,他参与援建的南非大学城以及我国驻安哥拉大使馆等项目,都受到了中铁集团领导的好评,崔仑明也因此受到中铁集团高层的器重。   2007年9月中旬,我国国家科学考察队(以下简称科考队)计划对南极进行第24次科考,在南极完成一些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的项目建设。同家把任务交给r中铁集团。中铁集团领导经过慎重考虑,认为只有崔仑明有把握完成这项任务,就让他牵头组成一个包括他自己在内的12人建筑施工队伍。   接到通知后,崔仑明高兴得差点儿跳起来,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还从来没有派过专门的建筑施工人员去南极。这样一来,他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吃螃蟹”的泥瓦工。经过精心挑选,崔仑明组织起了12人的施工队,并提前制订了详尽的施工计划。2007年11月3日,崔仑明等12人和科考队的科学家们一起,登上了开往南极的考察船“雪龙号”。   在“雪龙号”上,科考队成立了一个“南极大学”。“南极大学”主要讲授南极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是“雪龙号”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的平台,旨在引导大家团结协作,克服各种困难。在“南极大学”里,崔仑明对自己事先制订的南极施工计划进行了完善,并得到了科考队的认同。      打工极致:在南极做泥瓦工有何不同      2007年12月29日,崔仑明一行刚到南极,当地恶劣的气候就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当时,他们的船停在南极拉斯曼丘陵旁鸳鸯岛附近的海面上。就在大家准备下船时,忽然刮起了10级以上的狂风,万吨巨轮在南极的汪洋上像一片树叶般颠簸了一天一夜,所有的人都吐了个天昏地暗。那天恰好是极昼,24小时都是白天,加上雪的映衬,强烈的紫外线照得人头痛欲裂,非常难受。直到30多个小时后,由于寒冷,船体被冻在了冰面上,情况才好了一些。   崔仑明一行的主要任务是到位于南极深处的“冰穹A”地区,建设一个集科研办公楼、废物处理中心和污水处理中心等10项后勤保障项目为一体的大型工程。由于“冰穹A”地区科考战略地位特殊,因此成了南极考察4个必争点中仅剩的一个点。美同、德国和法国等国都已明确表现出建站的态势。而根据《国际法》和《南极条约》规定,南极无国界、无主权。也就是说,“谁占谁得”。所以,他们一行必须抢在其他国家的前面。因此,崔仑明感到肩上的担子非常重。   风停后,崔仑明带着工人,经过9天的艰难跋涉,终于来到距中山站806公里的“冰穹A”地区。这时他才发现那里看不到一点儿土壤,地面上除了积雪,就是堆积如山的石头。没有土壤就无法打桩,而打桩是施工的第一个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