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海陆变迁(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海陆变迁(第一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及解读】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并了解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知道大陆漂移学说,形成科学的地理态度。
3.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情境
导入 [情境导入]:播放动画片
[教师讲述]:沧海桑田是指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田地变成了大海。比喻世事多变,人生无常。
“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地壳变动与海平面的升降。因此,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在地球上是普遍进行着的一种自然过程。 学生观看动画片《沧海桑田》小成语故事。明白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 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海陆变迁知识的学习,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衔接
与
过渡
通过图片的展示和鱼龙的介绍,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学生的思考。
读图与
思考
点拨与
总结
观察与
思考
寻找证据
得到结论 探究活动一:海陆变迁
[诱导点拨]:通过刚才的动画片,我们知道沧海变桑田的过程需要海水下降或者地壳上升。
学生回答:喜马拉雅山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隆起成为陆地。
教师补充: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过去是古特提斯海的一部分,后来由于造山运动才隆起成为今天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的。
通过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辩证的来看待问题的思维品质。
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变迁,有陆地变成海洋的。陆地变成海洋的过程中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人类的活动也能极大地引起海陆的变化 多媒体展示我国东海古河流遗址图片
[诱导点拨]:通过刚才的动画片,我们知道桑田变沧海的过程需要海水上升或者地壳下降。
[教师讲述]:在我国的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河流三角洲,说明由陆地又变成了海洋。事实上,地球表面许多地方都曾经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变化。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思考]:(1) 黄河三角洲在不断“生长” ,平均每年以1.5~3千米的速度向渤海推进。
(2) 荷兰作为世界著名的“低地国” ,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约有1/5 的国土来自围海造田。
教师补充:此外,人类活动也能引起海陆的变化,如荷兰的围海造田、日本的填海造陆。
学生观看陆地变成海洋的事例
学生观看黄河三角洲思考成因
学生观看荷兰的围海大坝
衔接
与
过渡 哪些力量造成了沧桑变化?起主要作用的是哪一种力量呢?
活动与
体验
发现问题
探究活动二:大陆漂移
多媒体展示魏格纳的图片
注意事项:
①描出大致轮廓
②相互合作,一起参与
③剪时注意安全。
学生活动:体验魏格纳的发现
1.看:在东西半球图上,找出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
2.画:用透明纸描出两个大陆的轮廓,标上洲名;
3.剪:把两个大洲的轮廓沿画线剪下来
4.拼:拼一拼,说说你的发现。大胆猜想它们之间的可能关系!
(它们可能是一个整体,是连在一起的)
通过活动来体验魏格纳的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从而也有效地引入到“大陆漂移学说”的学习。
大胆假设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图片,说出两亿来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位置的变化。
既然大洲原先可能是连接在一起的,我们又能从哪些方面来用证据来证明呢?
通过观察、比较各大洲位置的变化,培养学生观察、想像、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
找寻证据
科学论证 寻找证据的过程是非常艰辛,魏格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启发式讲述]:为了收集更多的证据,他除了查阅大量的资料外,还多次赴格陵兰岛考察,并测出该岛正在发生漂移。1930年11月2日,魏格纳在第4次考察格陵兰岛时遭到暴风雪的袭击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人们才发现他的尸体。
后来,人们逐渐接受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到了20世纪,科学家通过深海探测以及人造卫星的精密测量,证实大陆确实在不断“漂移”。
[诱导点拨]:在不同的大洲的拼合发现它们的古老的地层具有相似性更是有力的证据证明它们曾经是一个整体。
魏格纳的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
发现问题——思考假设——寻找证据——科学论证。
大陆是漂移的、海底在扩张、板块在运动。 证据1:大西洋两岸的鸵鸟和海牛
学生明确:海牛是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不能长途跋涉的一种很笨拙的海洋生物。而鸵鸟是生活在陆地上,而且都不会飞,它们能够分布在大西洋两岸的同纬度地带,就是一种有力的证据。
证据2:拼合大陆的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大西洋正在不断地扩张,太平洋则在不断收缩。
通过由果溯因的方法来找寻证据,有利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0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含2014高考真题).doc
- (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1 中国的区域差异、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含2012高考真题).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六单元 拥抱青春 6.1 花季雨季 第2框《享受青春的喜悦》课件 粤教版.ppt
- (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0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含2016高考真题).doc
- (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2013高考真题).doc
- (2016年秋季版)四川省彭州市天彭镇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宋元时期 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 川教版.ppt
- (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2015高考真题).doc
- (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2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2013高考真题).doc
- (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2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2014高考真题).doc
- (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2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2015高考真题).doc
-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5.3 聚落 人类的聚居地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5.2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4.2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3节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2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第2节 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 (毕节专版)2017年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9 Can you come to m y party(第2课时)语法精讲精练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2节 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最近下载
- Siemens 西门子工业 SINAMICS G110M 变频器 SINAMICS G110M 变频器 使用手册.pdf
- 典范英语4a Lesson1The Balloon 课件.ppt VIP
- 理财教材《小狗钱钱》.pdf VIP
- 建筑识图与构造楼梯及电梯识图与构造教案.pdf VIP
- 高中语文课件:《复活》.pptx
- 国家大气颗粒物组分及光化学监测网建设进展.pdf VIP
- 不同年龄皮肤的护理课件.pptx
- 材料类核心期刊.docx VIP
- 2025年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新沪科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