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论治探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糖尿病论治探索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论治探索 叶君嵩(广东省深圳市中医医院 广东深圳 518033)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1-0375-02 【摘要】 本文论述了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虽有肺、脾、肾的机能不足之分,而在临床中多呈现本虚标实的征象,但探其根源,病本在肾。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变常常波及气、血、阴、阳、肌肤、筋骨、经络、九窍。临证患者多兼有夹痰、夹寒、夹湿、夹瘀等征象,病情变化多端,错综复杂,病同证异,易受扰惑。笔者提出本病其根责之于肾虚血瘀,在临床治疗中须以益气健脾、补肾化瘀为基本治则,并谈了自己的临床治疗体会。 【关键词】 糖尿病 论治方法 糖尿病是现代医学的一组症群,而不仅仅是一种疾病。系体内胰岛素与高血糖素的分泌比例失调,出现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学对本病的记载,散见于消渴、消痹、膈消、肺消、消中、肾消等门中。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对该病进行辨病辨证施治,均收到满意疗效。兹论述于后,相与研讨。 1 病因与病机 本病的致病因素是综合性的,是在禀赋体虚、嗜食膏粱厚味、情志失调或房劳过度等综合诱病因素的基础上,感受外邪侵蚀,使肺、脾、肾等脏腑精气耗损,致气机失常而发病。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变波及气、血、阴、阳、肌肤、筋骨、经络、九窍。《素问middot;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常也。”中医学认为,饮食经脏腑的消化吸收,运化输布,调节排泄,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肺主气,司肃降,为水之上源,内伤邪毒,肺气虚损,肃降失常,影响人体的水液代谢,津液敷布失职,而烦渴多饮不止;肺之气阴愈虚,饮水虽多,终不得用,致水液直趋于下,皆从小便而出。脾主运化,统血,为后天之本,血糖乃饮食水谷所化生之精微,脾虚运化失职,升降出入无序,血中之糖原(水谷精微) 就不能输布于脏腑,滋养于四肢、肌肤、百骸;脾气虚弱,统摄无力,则使血糖积蕴,或随小便漏泄而排出体外。临床上其多饮、多食、多尿,其因一是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二是肾虚不能行其胃之关的职责,为了缓解机体内这一矛盾,胃只有充分发挥它的受纳机能。因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肤,故出现肢体日渐消瘦、酸困无力等症状。肾藏精,为气化之根,与其他脏腑相生相克,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肾之精气虚弱,一是固摄失权,精微不藏;二是水液得不到肾阳蒸化而停滞下泄,而多尿且频,或有甜味或脂膏;三是致其他脏腑功能低下紊乱,百病丛生。 综上所述,此三者其始虽异,其终则同,均由精气虚衰所致。本病虽有肺、脾、肾的机能不足之分,且在临床中多呈现本虚标实的征象,但探其根源,病本在肾。其病机系肾的精气亏虚,肺失其滋养,中土温煦不及,致金病而水乏其源,治节失权;土虚而失健运,生化无源,不能散精以养全身、灌溉四旁、充养五脏六腑,而致渴饮多尿,愈食愈瘦,神疲肢倦。然而临床见到的糖尿病患者,间有夹痰、夹寒、夹湿、夹瘀等等,变化多端,错综复杂,病同证异,易受扰惑。笔者认为,对该病应究其本源以定位,方能纲举目张,灵活变通,以达到药效显、疗程短、杜绝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2 辨证与论治 糖尿病从中医辨证来看,虽然有多饮、多食等虚热证候,但其根责之于肾的精气亏虚,且瘀血作祟。故在临床治疗中,须以益气健脾、补肾化瘀为基本治则。 本病临证中大多见少气懒言、倦怠劳累、虚胖无力或日渐消瘦、舌体胖大或舌质晦、脉沉缓或无力等正气虚弱的征象,这说明糖尿病人尽管多饮多食,但大量的饮食进入体内后,未能为人体所用,机体精气日损,致气机出入升降的总枢纽失职。故《素问middot;五脏生成篇》曰:“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middot;六节脏象论篇》曰:“肺者,气之本。”为此,全身五脏六腑、经脉之气的盛衰均与气不布津有着密切的关系。且虚证的出现,多因脾失健运,精气不升,生化无源,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这一功能,主要依靠脾阳。况脾者喜燥而恶湿,若对糖尿病人,一味应用甘寒、苦寒之品,势必挫损脾阳,致其运化功能日趋虚衰,病情迁延,久治不愈。又因肾为气之根,先天之本,元气由先天之精生成,又赖于后天的滋养和补充;脏腑功能的活动且依赖元气的激发和推动,它们相生相克,从而维持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 由此可见,本病系肺脾肾的生理功能低下,影响气机的升降、血液的运行、水谷精微的运化、血液的调节、水液的代谢、废物的排泄以及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所以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机体精气不断损耗、元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且造成气血逆乱的生理、病理变化的表现。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