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神经精神疾病单元化服务创建的思考 李洪亮沈雪峰通信作者黄文忠陶晓葆张业贵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老年神经精神疾病单元化服务创建的思考 李洪亮沈雪峰通信作者黄文忠陶晓葆张业贵
李洪亮沈雪峰通信作者黄文忠陶晓葆张业贵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551700)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186-02
缘起--人口老龄化
我国是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 亿,占总人口的13.26%[1]。我省人口老年化水平位于全国各省之首位,2009 年底全省老年人口已达1258.81万人,占户籍人口比例高达17.0%;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182.47 万,占户籍总人口数14.49%[2]。在江苏省淮安市全市常住人口中,全市常住人口为4799889人,0-14岁人口为806508人,占16.8%;15-64岁人口为3494273人,占72.8%;65岁及以上人口为499108 人,占10.4%。全市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 年底,淮安市户籍总人口为552.96 万人,按10.4%的比例计算,65岁及以上人口约55.5万人,其中在市区主城区及郊区约8.8万人。据各地老年人健康普查表明,无重要脏器疾病的所谓健康老年人仅占20%~25%,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75.2%,患有2 种以上慢性病的老人高达31.7%。针对越来越严重的老年慢病服务需求,基于我院作为三级神经精神病院的专长和综合服务能力的评估,故制定此以老年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的后期康复治疗为主的一体化建设方案。1
老年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现状和需求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卒中、帕金森病、痴呆、抑郁和睡眠障碍等为代表的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日益突出,老年精神疾病往往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关节疾病等,形成的原因往往复杂,发病与患者的人文素质、全身状况、性格、经历及生活环境等许多因素都有关系。
二者均须强大的临床医护力量作为保障。在临床医疗护理、康复治疗、养护等各方面的现状和需求均面临种种问题,工作量和压力相对增大,且专业性要求高,意外和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老年神经精神疾病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对其病情的一切影响因素作广泛而深入的评估,多方位、多渠道提供满足病人日常生活、治疗所需的一系列照护措施,重点是要加强其自我照看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在康复治疗方面重点是神经机能康复和精神康复,老年神经精神康复实质系一个相当广泛的跨多专业的范围。在养护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老年病发生率逐年增高,健康水平不断下降,残障率增加,心理健康问题愈加突出,专业的期照护非常重要,但目前难以满足需求。尤其目前“空巢”现象愈演愈烈,家人对老年病患者的照顾不周或缺位以及社区支持能力明显不足。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年龄增长将增加失能的风险[3]。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是应对未来失能老年人照护危机的根本出路[4]。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对此方面的经验较为完善,如美国老年照护采用的是全方位老年服务模式:通过多学科成员组成的照护协作组提供服务,包括内科医师、照护实践医师、注册护士、助理护士、健康助理、社会工作者、生理康复治疗师、生活技能康复治疗师、语言康复治疗师、药剂师、营养师、牧师、司机及其他后勤人员[5]。他们共同评估服务对象的现存问题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照护计划,提供全方位的医疗、照护、康复及相关服务,其多年的实践经验值得我国相关从业人员学习并提高。
目前所能提供的社会保障支持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各级医疗机构明显暴露出服务能力不足的缺陷综合性二三级医院人满为患,无法满足老年人对医疗的综合性需求。社区、乡村卫生服务机构能力有限,因专业知识技能和医护力量的局限,多数无法提供临床治疗和康复的系统保障。目前的家庭结构由于生育控制的原因,多呈倒金字塔状,年轻人不堪重负。空巢家庭越来越多,而各社区现有的大多养老机构设施简单,功能单一,只能提供简单和基本的生活照护,基本模式多为“吃+睡+ 电视”,难能为老年人提供临床疾病的治疗、护理、康复、生活娱乐等多方面服务。社会和家庭养护能力的缺陷甚为突出。
目前国内先期理论和实践探索
目前在国内对这些老年病患者的服务思路基本上都围绕医养结合型长期照护,但各地具体举措有所不同。从国家层面看,国家政策和对应策略旨在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分级医疗、急慢分治, 发展老年护理、康复等延续服务。卫生部提出要逐步实现“分级医疗、急慢分治”的医疗模式。《社区护理管理指导意见(试行)》、《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2011-2015 年)》和《“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提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