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为心化”──中国石雕艺术与文人画意识之“心性”初探研究.pdf

“石为心化”──中国石雕艺术与文人画意识之“心性”初探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美术学院 公共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 马运灿 石为心化—中国石雕艺术与文人画意识之“心性”初探 引言 石为心化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石为自然,心为人的心性或思想,化则 是将人的心性转化为石雕作品这一具体的动态过程。石为心化也可以指从已有石 雕艺术作品中反观作者之“心性”的研究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不是石的自然形质 与化的技术手段,而是“心性”在里面所起的作用,没有了人的“心性”,石雕 艺术就失去了创作的意义。 4 中国美术学院 公共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 马运灿 石为心化—中国石雕艺术与文人画意识之“心性”初探 石为心化 中国石雕艺术与文人画意识之“心性”初探 第一章 中国文人画意识与传统石雕之“心性” 当中国石雕艺术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演变时,以诗书画为主导的文人画艺术也 同时在另一个层面上波澜壮阔的发展之中。在古代中国,文字书写与诗词艺术是 知识分子的一项独特技能,书法艺术在书写汉字过程中产生,与诗画结合而成为 古代文人们表达个人内心思想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们除了掌 握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能力外,还通过书法及绘画艺术活动来显示自己的精神与道 德状态。因此,综合了书法,绘画,诗词于一身的文人画在中国历代社会中具有 极其重要的地位。传统石雕艺术与文人书画艺术处于同一文化的屋檐下,二者都 不乏大量能够代表民族文化的精彩之作,其心性也有许多互通之处。但在现实中 传统石雕往往由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或石匠们来完成,他们社会地位较低,基本 处于主流文化之外,因而在个人精神方面的状态常不被重视。因此二者在个人主 义表现与整体发展轨迹方面相比具有一些鲜明的不同之处。 第一节 文人画意识之“心性” 几乎在西汉初期霍去病墓石雕群石破天惊的问世之同时代,出生于成都的著 名学者扬雄在他的哲学名著《法言》问神篇中写道:“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1 。其中一句无意的“书, 心画也”竟成了后代中国文人们提高书法地位,宣扬“书法是心灵画像”理论的 源起名言。文人们将书法的痕迹与作者的心灵与精神相对应,把书法艺术上升到 了与书写者道德水准相关联的至高点,使书法活动逐渐成为一切艺术活动之首。 书法艺术的发展影响着与之联系密切的绘画艺术,唐代张彦远在他的名著《历代 名画记》中提出了书画同源理论,将之前被文人们轻视的绘画艺术从理论上提高 到与书法艺术同样高尚的地位。宋代苏轼更进一步,他以“常形”与“常理”来 区别画家与画工,将绘画艺术的目的引入追求意境而非追求形似的更高境界。他 首次提出唐代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指明诗书画在本质 上都发源于文人的心灵与思想,都服从于文人的精神生活需要,打通了三者之隔 阂。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的阐明了文人画理论,标志着中国诗书画三位一体 的文人书画理论开始形成,为宋以后的绘画发展指明了方向。文人画经过历代文 人画家们的不断丰富和充实,并在意识上与儒、道、释相互融合,逐步成就了 中国绘画史上的辉煌篇章。 文人画意识中处处透露着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无论在现实中生活如何, 文人们始终在大胆追寻着内心的自由,在诗书画之“心性”的国度里,他 1 《扬子法言》卷五,中华书局重印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 年 12 月,北京。 5 中国美术学院 公共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 马运灿 石为心化—中国石雕艺术与文人画意识之“心性”初探 们任理想与情感无拘无束的畅游,一点可以峰高千丈,一抹可以水泻万里, 四时之花同时开放,无根之兰信手生长。他们往往借自然之物来抒写心中 的另外一个世界,在“似与不似” 的诗意中常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 操。文人画带有浓郁的个人主义和表现主义的艺术特色,是在精神上追求自由 的知识分子们通过绘画来表达内心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 第二节 中国传统石雕艺术之“心性” 1. 霍去病墓石雕群之“心性” 鲁迅曾说:“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西汉初年的霍去病墓石雕群远早于文人画的产生,是中国石刻史上的一个奇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