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肺包虫囊肿病的X线平片及CT诊断价值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肺包虫囊肿病的X线平片及CT诊断价值
金鑫(唐河县人民医院 河南唐河 473400)
【中图分类号】R53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6-0175-02
【摘要】 肺包虫囊肿病为细粒棘球绦虫在肺内寄生所致,是肺部较常见的寄生虫病,人畜共患。症状因囊肿大小、数目、部位或在因其他疾病CT胸透时发现。囊肿增大引起压迫或并发炎症时,有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症状。
【关键词】 肺包虫囊肿病 CT诊断
肺包虫囊肿病(肺包虫囊肿、肺刺球蚴虫病、肺刺球蚴囊肿)为细粒棘球绦虫(犬绦虫)幼虫(棘球蚴)在肺部寄生所致,是肺部较为常见的寄生虫病大多数病例是细粒棘球绦虫的蚴体侵入人体所致,在肺、肝等脏器中形成囊肿,并造成各种并发症,也称包虫病。本病最多见于畜牧地区,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特别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南美洲等;我国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西藏等我国西北地区的畜牧业繁盛的地区,但近年来在我地区城市居民中也屡见不鲜。现将我院2000年—2010年经手术切除证实的有完整病史资料的80例肺包虫囊肿患者的X线平片及CT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男49例,女31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5岁,其中:汉族占25例,维吾尔族占22例,哈萨克族占19例,回族占14例。56例有牛羊犬等牲畜接触史,24例无明显接触史,“卡松尼”试验均为阳性。
1.2 临床表现 包虫囊肿较小或无破裂时一般无任何临床症状,囊肿逐渐长大对周围组织、脏器产生压迫症状可出现咳嗽、胸痛或气急等症状[1]。继发感染者,出现发热、咳脓痰和咯血等症状。当囊肿破裂时,可咳出清水或清奶样液体略带咸味,还可咳出状如粉皮样物。
1.3 影像学检查 摄X线平片并行CT检查。
2 结果
X线平片及CT的主要表现。
2.1 囊肿发生的部位,大小数目及破裂情况 囊肿可位于肺的任何部位,多数为单发,亦可多发。右侧较多。80例肺包虫囊肿病中位于右肺48例,位于左肺的32例。单发包虫囊肿者71例。一侧多发者7例,两侧多发者3例。数目最多者为单侧同时多发3个包虫囊肿。囊肿最大直径为14~16cm。最小的仅有2cm左右球形阴影。80例中有32例囊肿发生破裂,48例囊肿壁完整无破裂。囊肿发生破裂多在10cm以上。
2.2 囊肿无破裂时形态 囊肿无破裂时,无论其范围大小多表现为圆形及类圆形致密影,密度均匀,中心密度较边缘略增高。囊肿边缘大多光滑整齐。囊肿较大者可有分叶状改变。这可能与囊肿在生长过程中遇到周围较粗的肺血管及其他肺组织阻碍有关,也可能为囊肿内多个内囊同时生长速度不一致有关。囊肿较大者可挤压,推移周围肺纹理等组织使其发生变形,聚拢等改变。
2.3 囊肿破裂时的形态 ⑴囊肿仅外囊破裂内囊完整且有少量的空气进入内外囊之间时,在囊肿的上方可见“新月状”或条带状透明带,并随体位改变,表示气体环行于内外囊壁之间,此时囊肿仍保持较完整的圆形及类圆形致密影。⑵囊肿如内外囊同时破裂,囊内容物部分排出,空气同时进入内外囊则囊内有液平出现,其上方有两层弧形的透亮带,称之为“双弓征”,此时具有诊断意义[2]。⑶若囊内液体完全被咳出,在囊腔内液体及内囊被全部咳出后可形成囊壁较薄的环状透亮区,其空腔的大小与原发囊肿范围的大小相一致。若发生于胸膜腔或纵隔胸膜腔内的包虫囊???破裂感染或肺内囊肿破裂感染累及到邻近胸膜时可引起胸膜腔积液和液气胸的改变。
3 讨论
胸部平片为肺包虫囊肿病的最基本和重要的检查方法。根据牧区生活史及接触史,以及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多数病例可做出正确诊断。CT检查为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对于较小的包虫囊肿,尤其是位于肋膈角、心包后、脊椎旁胸膜以及纵隔的病灶CT的敏感性高于胸部平片。对于并发大量胸腔积液的病例,在胸部平片上肺部病灶常被掩盖,CT检查则易于检出[3]。CT的密度分辨率很高易于发现胸部平片上不能显示的细微改变。在鉴别诊断方面有非常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全国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委员会编写,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
[2]徐得福.肺包虫囊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10月第10A期.
[3]白人驹,张学林.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4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