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的中医治疗要点探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肺胀的中医治疗要点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肺胀的中医治疗要点探讨 李志燕(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眉山 620010) 【摘要】 目的 探讨肺胀的中医治疗要点,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肺胀患者157例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经系统中医治疗,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肺胀患者应当注重在化痰镇咳平喘治疗外,清热导泻,祛瘀利水,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肺胀 中医 治疗要点 肺胀作为临床中医常见病症之一,是由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患长期进展、迁延,无法根治,肺部胀满,肺气难降的一类综合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部膨闷,喘咳痰多,心慌面暗等。病机为久病缠绵,咳喘反复,进而外感风邪,肺体俱虚,气滞于肺所致[1-2]。肺胀在西医范畴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性脑病、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等。肺胀病因复杂,痰液瘀阻,气虚难降,两者相杂被认为导致发病重要原因[3];故临床治疗难点较多,如何有效提高肺胀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已成为中医学界关注的热点 1 化痰镇咳平喘 肺胀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持续性咳嗽、喘息,痰多[4];故临床对症治疗为化痰镇咳平喘;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适度原则;祛痰是肺胀治疗重要方面,其中痰多者可采用射干、白果治疗,痰液粘稠可采用桔梗治疗,泡沫痰且量多者则应给予三子养亲汤治疗[5];而对于痰液粘稠无法咳出者,应当在痰液稀释后,给予缩痰及平喘药,或在治疗过程中配伍痰液稀释中药,这主要是因缩痰剂易导致气道干涩,阻塞加重。早期大剂量应用镇咳平喘药物常会严重影响机体耐受机制,造成病情发作。对于咳嗽较轻者,不需要专门镇咳中药,因为常规平喘化痰药物均有镇咳功效,只有患者出现剧烈咳嗽情况下才可针对性镇咳[6]。而平喘中药主要包括川贝、地龙等,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其与化痰药物量的比例,以保证气道扩张的同时不使痰液粘阻气道。 2 清热泻肺 肺热淤郁是导致肺胀发生的主要机制,由其引发患者阳虚痰蒙导致神志不清,水肿、心悸等严重症状,威胁生命安全;清热泻肺是肺胀中医治疗首要原则,适用中药包括黄连,金银花,鱼腥草及黄岑等;在病情危重期应当加大清热泻肺中药剂量,而对于稳定期则应当持续用药,避免停药。 3 祛瘀利水 肺胀患者常见有紫绀及舌部瘀斑症状,这主要因肺部长期疾患导致气血瘀阻,营气不足[7],血运不畅所致,一旦患者除肺部以外包括肾脏,肝脏在内的重要器官出现淤血现象,死亡率极高;而心肺肝肾等器官损伤使得水停于肝、肾、心及脾等部位,出现颜面、四肢水肿,严重者甚至发生胸水、腹水。故临床治疗还应注意祛瘀利水,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是临床较为常用祛瘀利水方剂,特别是真武汤对于心肾水停具有较强治疗作用;相较于西药,利水中药不会导致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发生[8],不良反应少,更具有应用价值。 4 扶正补气 肺部疾患日积月累导致肺胀出现,而同时心脑肝肾等器官亦受损,脏气虚弱,外感邪毒,血瘀水停,这些亦是肺胀临床治疗中应当注意的重点[9];中医认为应当给予扶正补气中药治疗,包括人参、黄芪、附子等,以补益心肺,利水温阳,从而根本上祛除病因,治愈疾病。 5 辩证论治 肺胀主要分为寒痰瘀血型,热痰瘀血型,气虚痰瘀型,水泛痰瘀型及蒙窍痰瘀型等[10]。其中寒痰瘀血型患者主要表现为泡沫痰,胸痛气喘,苔白脉滑;治疗应以宣肺平喘、祛瘀化痰为主;宜用桃红四物汤及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热痰瘀血型患者主要表现为气粗胸胀,痰黄身寒,苔黄腻脉细滑;治疗应以清肺活血,散瘀化痰为主;宜用半夏汤及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气虚痰瘀型患者主要表现为痰白气短,心慌无力,汗多胸闷,苔少脉沉;治疗应以补肾化痰,清肺活血为主;宜用平喘固本汤及参附汤治疗。水泛痰瘀型患者主要表现为痰稀咳喘,胸闷唇紫,苔白腻脉沉细;治疗应以温阳利水,祛瘀化痰为主;宜用真武汤及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蒙窍痰瘀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嗜睡谵妄,恍惚烦躁,咳痰喘促,苔腻脉滑;治疗应以活血开窍,醒神祛痰为主;宜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及安宫牛黄丸治疗。 参 考 文 献 [1]郭汉卿.肺胀的中医治疗要点探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2,16(1):3-4. [2]刘淑云.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93. [3]涂颖廷,尹新中,彭瑶.从痰与气的关系论肺胀治疗[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2):84-85. [4]李生绍,陈心智整理.黄帝内经灵枢[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40. [5]洪兴琴.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胀咳喘28例[J].辽宁中医杂志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