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强村级“两委靠班子建设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务之急
于长江
摘要:l、村官腐败,严重影响农村的稳定与和谐,是当前三农问题的要害,应成为这次研讨会研讨之重点.
2、全国村官约500万,有不少非法致富,一步登天.村官贪占的空问很大,村委会成了“权力场”与小金
库.村官变村霸案例.近几年农村因征用土地问题而矛盾激化,上访及群众性突发事件增多,村官是祸首之
一.重大毁林案,村官是主角之一.村官虽作恶多端却很难告倒.3.换届选举,黑幕重重,往往引发暴力
事件.贿选多.民选的好村官干不长,往往被乡镇撤换.村官。逆淘汰”现象.4、村官腐败皆因法律不完
备,监督不到位,县乡对村官的庇护.5、对策:各级领导重视,常抓不懈.各地一些试验,如大学生当村
官,乡镇干部轮换当村官,富豪回村当村官,值得推广.6,农村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基层不牢,地动山
摇.三农问题是天字第一号的政治问题.
关键词:村官农村的稳定和谐“两委”班子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去年6月,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查处村官腐败,并派出督查组,分赴几个重点省调研。
中央领导直接抓村官腐败问题,这是第一次,可见这一问题之重要性,迫切性。整顿和加强
村级“两委”班子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回避不开,轻视不得。
村官腐败问题,由来已久,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农村的公
害,严重影响农村的稳定与和谐。温总理的批示,针对性是很强的。
比较而言,对于成克杰、胡长清、王怀忠的腐败,农民感受不深,而对于乡镇和村官的
腐败,则有切肤之痛。村干部普遍素质不高,但利欲熏心,其违法乱纪,为非作歹时,往往
具有肆无忌惮,无法无天的特点。这些年来,农民上访不断,农村中突发性群体事件增多,
70-80%和农村的乡镇及村干部有关。
民间调侃有云:“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村干部不当干部”。村干部职务虽低,但实权
不小,过手的钱物不少,其作为如何直接关系到数亿农民的福祉。“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
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比比皆是。“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便是
决定因素。”上述原则,同样适用于不是国家干部的村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离
不开上面的坚强领导与决策。但归根结底,最后还要向村干部“交班”,由村干部直接当操
盘手。
自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同主题的研讨会陆续在各地召开。如何建设,
先从何处切入?如果只着眼经济建设及财政投入等等,忽视了村级“两委”班子建设,则本
末倒置,缘木求鱼,必将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整顿与加
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问题,把它看成问题的要害,研讨会重点之重点。
二、村干部队伍的现状:
据粗略统计,全国村干部约500万人,大约是国家公务员人数的1/10。这支庞大的村干
部队伍,整体表现如何?答日:不容乐观。
62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在此,不妨作个对比,或日:参照系。曾记得,早在上个世
纪1961年,毛泽东曾经委派田家英、胡乔木、陈伯达各带一个组分别去浙江、湖南、广东
三省进行农村调研,听取汇报后有七条批示。最后一条是:“干部手脚不干净问题。百分之
三四十的贪污面,百分之七八十的手脚不干净。统统撤掉不行。处理要按群众意见办,群众
允许过关的就放过,不允许的就撤职”。当然,这里说的干部不单是指村干部,也包括公社
干部(今之乡镇干部)。
时过境迁。现在村干部队伍的腐败情况比那时严重得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基本规律
是:未当村干部时,家庭的经济状况一般甚至是贫困户。而当了村干部一两年、两三年后,
家里小二楼也盖起来了,也有专车了,甚至自家也办起厂来了,又送子女到国外留学了,真
可谓一步登天。例如山西某村一把手,在任9年,楼房盖了七套,村里的公款3000万元不
知去向。再举两个突出例子:《检察日报》报道:(太原市)《亿元村两年由富变穷问题何在》。
1999年《南方周末》报道:《女记者与亿元村村长的较量》。说的是重庆市九龙坡区一名村支
书李达志是“权力滋生的富翁”。但李达志头上有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光环,又受到区委
宣传部长的庇护,竟反咬一口把该女记者及所属报社告上法庭,“侵害名誉权”云云。村官
腐败问题盘根错节,可见一斑。又据新华社记者2003年报道,《亿元村如何变成负债亿元村》,
说的是四川省绵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