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李丽梅( 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医院 辽宁锦州 1 2 1 0 0 3 ) 【摘要】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52例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52例脑血管病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治愈26例,好转25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 重视疾病的观察与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才能有效地治疗疾病,提高治愈有效率。 【关键词】脑血管病 抑郁症 心理护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护理学已不再以疾病为中心,而是以病人为中心。医学模式也由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心理护理也逐步被人们所重视。脑血管病在老年期的发生和死亡率都相当高,曾有资料统计,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0%[1],幸存的病人中,不仅遗留偏瘫失语,而且精神障碍较突出。此时心理干预较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此类病人的心理护理谈几点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资料根据我院2008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患者(经过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均符合1995年中华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14例,救治后意识恢复,其中男71例,女43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62.3plusmn;6.9岁。缺血性59例(51.8%),出血性55例(48.2%)。本组114例脑血管病的病人共检出各类精神障碍67例,总发生率58.8%。其中抑郁症52例(45.6%),给此类患者进行分类型分期的心里干预。 2 临床观察 2.1痛苦期 意识恢复后心理打击沉重,常因不能改变残疾现状而感到抑郁绝望[2],悲痛万分,表情痛苦,不思茶饭,情感脆弱激惹性高,拒绝见人,甚至有轻生念头,拒绝治疗护理。 2.2达观期 经过一阶段后,病人知道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已成为定局,心理上有消极适应,认为是好是坏皆如此,无可奈何。表现情感较淡漠,消沉或强压内心痛苦,强装笑脸,意志较为薄弱,易受暗示。 2.3悲观或奋发期 ①悲观期表现自卑,自悲,多愁善感,严重失眠及神经质,不愿积极配合语言及肢体障碍的功能锻炼。②奋发期表现有坚定顽强的信念,有顽强的生活欲望,有战胜残废???信念。错误的观念或不正确的认识可以导致不良行为与情绪,而一旦这种认知过程得以纠正,就可以改变不适应的行为和情绪,不仅能积极适应残废生活,而且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贡献于社会。 3 护师修养与心理护理 3.1护理此类病人的工作可以概括为“苦﹑累﹑脏﹑烦”四个字,要求护师始终要保持情绪饱满,耐心细致和主动热情。即使遇到患者或家属误会指责,不配和,也不冲动,不怠慢。即使护师本人善于控制自己的主导心境,保持心态平衡,避免矛盾与差错,讲究语言艺术,完善服务,保持优质。 3.2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干练地运筹自己的工作,忙而不乱,井井有序。同时富有活力,专心致志,仪表端庄,举止稳重,给人以纯洁,平静,高雅之感,从而有利于患者增强对护士的信任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3.3心理护理 3.3.1理解与谦让 护士应能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荷,给予适度的劝说安慰和鼓励,但又不宜让过多的人接触病人,因你来我往和单调的语言会使病人心烦。 3.3.2关心与安抚 病人的痛苦固然首先在精神上,但随之而来的是肉体痛苦与精神交错的痛苦。此时应动员病人最信赖的亲属来做陪护安抚工作。积极帮助其料理日常生活,指导合理饮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其学习生活尽量自理,并指导具体方法,并请进步显著的病人用亲身体会来激励其他病人的康复。 3.3.3暗示与沟通 加强“暗示”的心理引导,有计划同病人谈话,耐心倾听病人述说,并适时点头,微笑,轻声应答等,了解病人思想,接受他们的要求,理解他们的苦衷,引导他们发泄,了解他们的困难,借助语言的直接暗示来解除其思想苦闷,沟通与周围人的关系,同时也和家属进行细致亲切的交谈,提高家庭的支持度,帮助病人分析认识抑郁症状,鼓励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病人注意外界事物,减少恐惧心理,让病人看到希望。 3.3.4在与病人的接触中了解其情绪反应,以了解心理基调和掌握演化规律,有意识给病人阅读讲解高雅的文艺作品,使之从美的形象中得以启发,从英雄的形象中求得学习目标,使病人在肢体功能锻炼中有足够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3.4效果评价 以上患者通过精心地观察和细心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走出阴影,面对现实,积极投入社会,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 4 结论 有关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发生与病程无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