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_深大断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章_深大断裂

第四章 深断裂 一、深断裂的概念 深断裂:切割深度大、空间延伸远、具发育长期性和继承性的巨大破裂带。 例如:郯庐断裂图片 圣·安德列斯断层图片1,图片2 研究历史 1904年,霍布斯(美)首次提出“线形构造”: 具有区域规模的直线状或近直线状延伸的地貌图象 1922年,克永克尔指出东非大裂谷线性构造的性质。拉张作用形成 1939年,克劳斯(德)划分了地缝合线和地破碎带,1948年指出它们在地质早期就已形成图片 1946年,沙茨基用地震资料证实了深断裂的存在,并指出长期性、继承性的特征,可切至上地幔 研究历史 1947年,桑德尔、文宁?曼尼兹提出全球性剪切系统 1949、1954年,贝尼奥夫等研究了环太平洋地震带的震源分布,认为震源倾斜面是巨大的逆冲断裂造成的。图片 1954年,米纳德在东北太平洋发现切割大洋底的巨型破碎带 研究历史 1956年穆迪·希尔指出地球南北向、东西向的挤压形成地壳八组方向的断裂网络,并强调走滑断层的剪切作用。 1956年,裴伟首次提出了深断裂的明确定义: 具有长期性和继承性的发展特征及其对地壳构造发展和各种地质作用的控制意义。 后来认识到深断裂两侧块体有巨大的水平位移并受板块理论影响,观点由固定论转变为活动论 1954年,米纳德首先在东北太平洋发现了切割大洋底的巨型破裂带。图片 1965年,威尔逊等相继在各大洋中发现了横切洋中脊的断裂带,定名为转换断裂系统。图片 中国研究深断裂 1950’以来,张文佑和黄汲清等应用深断裂概念于中国大地构造研究中。 国内许多大地构造学派都强调:深断裂对大地构造发展有重要作用。 张文佑自1959年长期坚持以断裂的形成和发展主线,运用力学模拟和物理探测,进一步引申和发展了断裂构造概念 1973年,张文佑强调地壳—岩石圈各圈(层)之间层间滑动构造的重要性。 1974年,张文佑明确提出断块构造学说。 中国研究深断裂 1964年以来,徐嘉炜长期研究郯庐断裂,论证其为世界大陆上规模最大的平移断裂之一。 另外,阿尔金断裂、台湾大纵谷断裂,红河断裂和天目山断裂等,都已经被证实为平移断裂。 二、深断裂的类型 1.按深度和特征划分 超岩石圈断裂 一级,大陆边缘与大洋分界——海沟、贝尼奥夫带图片、深源地震,发育蛇绿岩套。如:海沟图片雅鲁藏布江深断裂(古板块的缝合线)图片 岩石圈断裂 活动带与稳定区的分界线 超基性——基性岩侵入,缺少典型的蛇绿岩套,重力异常、地磁异常、热异常、地震带。如:郯庐断裂 深断裂的类型 硅镁层断裂(地壳断裂) 大型隆起与大型凹陷分界线,地壳中二级构造单元 基性—中性岩带,控矿控岩带,地震带,地球物理异常带。如:龙门山断裂带、丽水—海丰断裂 硅铝层断裂(基底断裂) 地壳中三级构造单元 酸性—碱性岩带,控制沉积相,地球物理异常,地震有活动。如:聊城兰考断裂带、齐河广饶断裂带图片 深断裂的类型 2. 按力学性质的位移方向划分 张性深断裂 压性深断裂 剪性深断裂 张剪(扭)性深断裂 压剪(扭)性深断裂 3. 按展布形态和规模 鳄鱼(楔状)构造 嵌入构造 三、深断裂的鉴别标志 ①沉积标志 线状地带内的地层岩性、岩相、厚度等沉积建造特征与相邻地区不同 线状地带的两侧,沉积建造特征不尽相同 呈串珠状分布的内陆断陷盆地沉积等。 深断裂的鉴别标志 ②岩浆活动标志 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带状分布 含深源橄榄岩捕虏体 呈带状延伸的花岗岩等酸性至中酸性岩体分布 现代或古代火山的线状分布 热液蚀变度增高的带状分布 岩脉、矿脉与岩浆有关矿产的明显带状分布 深断裂的鉴别标志 ③构造标志 在狭长地带内,地表断层密集,褶皱作用强化和复杂化,出现显著的片理化带、劈理带、节理破碎带和动力变质带 构造带长条状延伸,其构造线主体方向与两侧不一致,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构造突然相接。 深断裂的鉴别标志 ④地球物理标志 康拉德面和莫霍面埋深突然改变 重力梯度带,特别是正负异常急剧变化带图片 线状正磁异常带 地震带,特别是深源地震带 地热梯度突变带。 深断裂的鉴别标志 ⑤地貌标志 线状地堑河谷 湖泊、洼地的线状分布 不同地貌单元间的截然变化带 四、深断裂在地壳发展中的作用 决定地球面貌的总体轮廓—大陆和大洋的接合带一般都以深断裂为界。 大陆在深部断裂拉张作用下解体裂开,产生东非裂谷带等断裂构造—继续作用形成红海—再发展成大西洋—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等 控制地球表层构造格局—山脉、平原、河流等 控制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 控制大地构造发展演化 中国重要的深断裂带 雅鲁藏布江深断裂带 台湾大纵谷深断裂带 额尔齐斯深断裂 西拉木伦深断裂 东昆仑深断裂 北祁连深断裂 龙门山深断裂 金沙江-红河深断裂 班公错-怒江深断裂 郯城-庐江深断裂 沧州深断裂 勉略深断裂带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