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离不开的故土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八
“为什么我的双眼总是饱含热泪?那是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每一片土地都有千万条值得我们热爱的理由,但唯有文化才是我们得以与众不同的根源。所有的文化都离不开它赖以生存的土壤,犹如鱼儿离不开水,骏马离不开草原。不同的土壤孕育出了各具特色多元而灿烂的文化。
汶川大地震中,那些源自生命的奇迹、人性的光芒,让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感动。除了关注生命,我们也关注灾区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感动的是,采访中,我们一再看到了希望。大地可以掩埋有形的一切,却掩埋不了人们内心中坚韧的希望。有希望就有文化的延续,如同撒下了成千上万颗种子,必将在疮痍的故土上重新开放传承文明的花朵。
时光不会倒流,生活依然继续。重建故土家园与精神家园之路,才刚刚开始。这条路上,需要有更多人同行。
绵竹年画艺人的坚守让人感动,也让我们看到了绵竹年画何以传承不衰的生命力,这是一种不管遭遇什么也无法阻挡的力量。它让人们在年画中前行,让文化在手艺里流传。
绵竹年画:有一种无法阻挡的力量
绵竹年画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与天津杨柳青、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年画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年画。绵竹年画鼎盛于明末清初,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构图讲求对称,填色单纯艳丽,用线洗炼、流畅,造型常使用夸张、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使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生动感人。
绵竹木版年画制作包括起稿、刻版、印墨、施彩、盖花等工序,最大的特色是手工彩绘,从不套色制作。经过不同艺人的手笔,呈现出不同的趣味风格。这是绵竹年画与其它年画的最大区别,也正是绵竹年画的绝妙之处。
老人与画
“爷爷还好,我们都没有受伤。”出身绵竹年画世家的陈强想起地震发生时还心有余悸。他的爷爷陈兴才,是绵竹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也是绵竹年画年纪最大的老艺人。老人今年已经89岁高龄。地震发生后,他的消息一直是很多人所牵挂的。陈强的话让我们放下心来。
绵竹年画分为北派和南派,作为绵竹传统年画南派的掌门人,陈兴才惯于台面作画,画风严谨,色彩优美婉转,配色和谐,作品多小幅。他从10岁开始便跟随家里的长辈学习年画制作技艺。当时学画年画纯粹是因为爱好,每到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就把平时画的作品拿到集市去买。但收入微薄,不足以养家糊口,仍然要靠种田度日。
尽管生活清贫,但陈兴才并没有放弃对年画艺术的执著。农闲的时候,他把全部的时间投入到年画创作上,他始终相信传统年画所传达的美好与祝福。这种质朴的情感随着岁月的流逝更堆积成一种情结。后来随着家境的好转,政府的重视,陈兴才便将自己的爱好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产业。他将这一古老的技艺传给了儿孙,使陈氏家族成为名副其实的年画世家,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70多年的年画生涯里,陈兴才亲手制作的年画数不胜数,他的作品已被纷至沓来的爱好者带到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老人制作的年画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严格遵循传统,色泽艳丽,人物栩栩如生。1994年,老人的作品《双扬鞭》入选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同年,老人被绵竹市政府授予“年画艺术大师”,也是被当地政府唯一授予该称号的民间艺人。
关于陈兴才长寿的秘诀,曾经不少人说这是因为老人长期与五颜六色的颜料接触,老人却说,与自己挚爱的年画艺术一生相伴,心情舒畅才是长寿健康的根本。经过一场生死劫难后,陈兴才又拿起了画笔继续作画。老人的坚守让人感动,也让我们看到了绵竹年画何以传承不衰的生命力,这是一种不管遭遇什么也无法阻挡的力量。它让人们在年画中前行,让文化在手艺里流传。祝福老艺人,祝福绵竹年画!
年画村的命运
陈兴才老人所在的清道镇射箭台村与遵道镇棚花村是绵竹远近闻名的年画村,是专业加工、制作、经营绵竹年画系列产品的年画生产基地。“年画上墙”是当地的特色,彩绘壁画集中在这两个年画村中,家家户户外墙上色彩明艳、寓意吉祥的年画,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地处山区的棚花村大部分房屋垮塌,画板、画架和未完成的画稿散落遍地,地震使这个昔日多姿多彩的村落几乎变成废墟。棚花村的幸存者已安全转移至灾民安置点,甚至有对年画充满朴素感情的妇女,冒着余震的危险,冲进废墟捡回了几张画样。她们对记者表示,只要人还活着,绵竹木版年画绝不会因地震而失传。
而射箭台村却要幸运许多。据陈强介绍,村里的房屋多为近两年修建,四合院居多,在地震中房屋并未有垮塌现象,只是个别墙体出现裂缝。2006年才兴建的年画村,以年画广场为中心,将整个年画村划分为仕女图区、三国人物区、二十四孝图区、十二生肖图区、斗方图区等六大特色年画区,内容中既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