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博”的首都气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首博”的首都气质   为什么它不叫“北京”博物馆而叫“首都”博物馆?首都,它就应该有包容万象的大气,只要是好东西,就应该让它们在最好的地方亮出来。         首博搬家      首都博物馆是记录北京历史的博物馆,而北京不是一般的地方,上到石器时代的北京猿人、山顶洞人就在此繁衍生息了。从春秋战国时算,北京建城历史有3000多年,建都史也有一千多年了。   世界上有这样源远流长历史的城市并不多,这样一个城市的历史太应该好好记录下来。于是,1981年北京成立了首都博物馆。   当时的首都博物馆设在成贤街,就是原来的国子监街。这条街在明清时期非同一般,当时的太学就设在这里,旁边是孔庙。大门不远处立着汉白玉的石碑: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不论多大的官,走到这里都要下马。皇帝定期要来这里巡视。   这里的气氛虽然很适合首都博物馆安家,可是毕竟是几百年遗留下来的庭院和房子,设备条件都有所欠缺。另一方面,交通也是问题,胡同毕竟狭窄,又紧邻雍和宫这样的旅游旺点,首都博物馆搬家是必须的。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06年的这一天,搬入新家的首都博物馆开馆了。在长安街上,这座新的建筑曾经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它的造型有点震撼,一只巨大的青铜器超乎想象地破墙而出。新家确实有鸟枪换炮的感觉。   中国各省市都有博物馆,光北京就有大大小小130家。但是在软件和硬件上能算上现代化的博物馆却很少。首博新馆无论从占地面积、设施、规模、藏品数量和级别、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可以说是中国一流的,它的建立,让人们对印象中死气沉沉的博物馆有了新的认识。    在首博新馆的馆顶有一大片太阳能电池板,首博新馆屋顶铺设了5000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这是我国目前建设的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实用工程。而恒湿不恒温的空调系统让那些宝贝舒适无比。         文物与俗物      同大多数文博馆一样,过去首博的馆藏也是古代文物多,近现代文物少;文物多,“俗物”少。在人们普遍观念中,与悠长的中国古代历史相比,近现代与当代将近一两百年的物件都不太配称为“文物”。这样不仅人为地缩小了博物馆的收藏领域,弄得中国的博物馆只剩下四大发明、青铜器和彩陶。   博物馆里应该收藏什么呢?据一位文博学者说,一方面应该是文物,另一方面还需要俗物。在日本大阪的民族学博物馆就专门设有中国民俗馆,其藏品之丰富超过中国国内任何一个同类博物馆。   有记忆的城市才是丰满的城市。北京是一座有记忆的城市,但是北京的记忆,却不一定足够完整。好在多年来首博一直在为新馆的展陈而面向市民征集文物,并且在2001年专门成立了“文物征集部”,面向北京市民征集北京的“城市记忆”。   征集物品大到家具、生活用品、书籍、服装;小到照片、录像、录音、绘画、手稿、日记、论文等实物。几年时间,首博从民间征集到了22000多件、套近现代文物。这其中出了宣统时期银号的银票、清末贵族人家孩子玩的玉质羊拐――嘎拉哈、1937年出版的中华民国公路路线图、光绪年间的殿试册等等。   这是一件简单却难能可贵的事。随着城市的改建、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能够成为城市记忆的建筑、道路、商铺以及家庭物品消失于历史云烟。北京的古城楼、传统饮食、文化风俗,在过去几十年时间中或人为消除,或自然消亡,如果不是近年来人们保护意识增强,很多老北京的东西恐怕真的要成为教科书里的想象了。   首都博物馆不但收藏文物,对俗物也是不遗余力地收集与保护,显出大博物馆的风范。      首博里的洋展览      首都博物馆的根基在于展示北京的历史文物和俗物,一般人想象着,它里面的展品应该全是历史久远的,中国味道十足的。但是两个国外展览在这里的展出,让人改变了这种看法。   一个是“余震――英国当代艺术1990-2006”,展示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12位赫赫有名的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油画、雕塑、照片和电影等。英国人把这一时期称为“艺术爆炸”时期,把这些年轻英国艺术家们称为YBA(YOUNG BRITISH ARTIST)。   另一个展览是来自西班牙的“高迪的世界――建筑、几何和设计”展。高迪是上世纪非常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他对几何有着特殊的理解,并出神入化地把它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用变幻莫测的几何表现建筑。人们评价他的作品“严谨而艺术”。   这两个展览中的作品非常疯狂,比如“余震”展览中的《超级人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塑像在一个巨大的悬崖顶上摇摇欲坠。据说这个作品表现的是“尽管霍金这样有着超人智慧的科学家,也仍然是脆弱的,那些不稳定的配件支撑着他那孱弱的身体”。而高迪设计的东西你几乎找不到一个完整的平面。   两个展览既不中国也不古典,相反是非常的现代和疯狂,但绝对是世界顶尖一流的。YBA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