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法对于我们少数族裔从来就不是平等的”
民权运动以来,以黑人为代表的美国少数族裔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另一方面,种族主义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司法领域。1996年10月,纽约白人警察利沃提杀害波多黎哥裔青年贝兹后被判无罪,贝兹的父母在得知判决结果后对媒体说:“司法对于我们少数族裔从来就不是平等的”。本文拟从执法、司法的各个层面分析种族主义的种种表现,以此折射出美国当今紧张的种族关系。
一、“种族形象定性”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种族形象定性”(raciMprofiling)这个词就频频出现在美国的各种媒体上,专指警察在公路上不分青红皂白拦截少数族裔驾驶的车辆,并强行搜查,甚至殴打驾驶员致伤、致死。美国司法部将该词定义为警察对某人采取行动并认定其从事某种犯罪行动,仅仅根据其种族、族裔或原国籍,而不是其行为或获得的其他信息。目前警察进行“种族形象定性”一般基于两种推断和猜疑:一是认为驾驶员与车辆不相称,例如黑人开着豪华车;二是在白人住宅区内拦截黑人,认为他们不属于这个地区,来此有犯罪之嫌。1999年4月,新泽西州总检察长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在高速路上被警察拦截的人中有40.6%是有色人种,被搜查的人中有72.2%是有色人种,被拘留的人中有10.5%是白人、13.5%是黑人。
美国社会舆论对“种族形象定性”的看法也不一致。1999年11月,盖洛普的一项调查表明:50%以上的人认为警察有此行为,81%的人不赞同此行为;而从种族上讲,56%的白人、77%的黑人认为此行为很普遍。由于“种族形象定性”的存在,白人和黑人对警察的信任度也有所不同:白人对地方警察和州警察的好感都在85%以上,黑人的相应数字为58%和64%。 2000年,在被问及所居住的地区是否有警察的蛮横行为时,白人和黑人持肯定回答的比例分别是28%和53%。
“种族形象定性”已经成为美国的社会问题。1999年6月,时任总统克林顿在有民权领袖、警察等多方人士参加的会议上称,“种族形象定性”在道德上是不能饶恕的,警察的工作是基于确凿事实而不是陈规陋习,“种族形象定性”必须停止。2001年,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提出法案,希望能用立法的形式禁止“种族形象定性”,但此举遭到了部分人的反对,他们认为“种族形象定性”固然不对,但它使犯罪率下降也是事实。纽约前警察局长布赖登就认为,近年来哈莱姆区黑人青年的牙巳罪率有所下降,原因就在于他们知道警察会拦截、搜查他们,所以他们不敢带枪外出。但由于社区和民权领袖的不断呼吁,美国政府在打击“种族形象定性”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94年美国国会出台《控制暴力犯罪和执法法案》,其中规定任何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或任何以政府机关名义行动的人员,不得进行违反受美国宪法或法律保护的个人特权、权利的行动,这实际上就是为了纠正警察根据“种族形象定性”的胡作非为。2003年3月14日,新泽西州州长签署法案,规定如果公职人员(包括警察)进行“种族形象定性”,就会被处以5年监禁和1.5万美元的罚款。2003年6月17日,布什总统签署法案,禁止联邦政府的70多个执法机关、12万执法人员使用“种族形象定性”作为例行调查的要件,例如禁毒机构不能仅仅因为一个社区的种族成分而针对其展开调查,但涉及国家安全的除外。尽管有官员认为该法案在联邦法律执行史上有着重大意义,但民权领袖仍质疑其存在的漏洞,认为政府仍可以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进行种族歧视。
二、“无正义,无和平”
这是密歇根州本顿港市黑人青年在焚烧房屋和汽车时喊出的口号,2003年6月16日,该市的黑人青年舒恩驾车时被白人警察追赶而丧命,从而引发黑人社区的暴乱。警察在执行公务中的滥杀无辜已成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起城市少数族裔暴乱的导火线。
1968年,洛杉矶瓦茨骚乱后成立的克纳委员会所提交的报告在3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说服力:“几乎毫无例外,骚乱来源于警察的行动。近几年发生在哈莱姆、瓦茨、纽瓦克和底特律的主要骚乱都是由于白人警察因小罪逮捕黑人所致。对于黑人而言,警察成为了白人权力、白人种族主义的象征,事实上是警察反映和表现了白人的这些态度。由于警察的残忍和腐败,以及司法和保护系统中的双重标准,一个为白人,一个为黑人,在黑人中敌视和愤世嫉俗的气氛被极大强化。”1991年,克利斯多夫委员会在洛杉矶警察殴打黑人罗德尼?金后成立,它所提交的报告也称:“在洛杉矶少数族裔社区,普遍的观点是,警察的胡作非为是家常便饭,金被殴打事件重新使公众关注少数族裔对洛杉矶警察局的长期抱怨,该局对少数族裔和白人经常使用不同的标准,在处理少数族裔案件时经常使用不尊重和骂人的话并滥用武力。”
尽管官方(如上述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