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审讯桌》的批判与反思主题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论《审讯桌》的批判与反思主题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厦门 361005
摘要:作为“四十岁作家”的作家的代表,马卡宁颇具实力与声望。《审讯桌》是作家后现代主义创作的一次尝试,按其深层内涵来看可以归入反思文学的范畴。作品通过主人公无数次在桌子前接受审判,由此揭示了审判对人造成的摧残与异化,反观俄国历史,进而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进行反思,以此达到批判的目的。
关键词:审判;荒诞;负罪感;反思
“在苏联,70年代逐步形成了一个被称为lsquo;四十岁作家rsquo;的群体。……他们成长于苏联社会发生变动的时期,思想上曾感到过迷惘,因此缺乏坚定的信念。不过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文化素养较好。马卡宁就属于“四十岁作家”的行列,只不过其思想更倾向于自由派……。”马卡宁是俄罗斯当代文坛最具实力,也是最有声望的作家之一。1993年,他的作品《审讯桌》一经发表,便获得了俄罗斯布克文学奖。
作品中的主人公一生经历过无数次审讯,并且早已习惯了被传唤、审讯的生活。他一直生活在恐惧与焦虑中,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抓去审判,也不知道审判会在什么时候终结。最后,当主人公怀着好奇与不安,走进那间熟悉的屋子,坐在那张熟悉的“铺着呢子、中央放着长颈玻璃瓶”的桌子旁边,生平第一次坐在询问席上,内心狂跳不已,最终却倒在了褪色的绿呢子上。一切显得那么琐碎与荒诞,这种遥遥无期的审判正是一个时代的真实状态。正如艾略特《空心人》里那句:“这是那世界终结的方式/不是一声砰响/而是一阵抽泣。”对于审判者来说,主人公的逝去只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不能引起波澜,审判仍在继续。
一、审判的荒诞性
《审讯桌》是一部后现代主义作品,作者运用自由联想、蒙太奇和内心独白等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主人公的意识运动和活动场景的变换,把现实、回忆和联想交织起来,以永无止境的审判来表现现代人的无奈与困惑。从作品的内容来说,处处可以看出审判的荒诞性,作者通过对荒诞的审判地描写与揭露,表达对病态社会的批判与反思。
1.无处不在的审判
在那个病态的社会,一切都是为了审判而存在的,审判深入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重新塑造着个人的生活及价值观念,真实而又荒诞。同时,每个人都在与他们(审判者)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成为这种势力有意无意的帮凶,但同时每一个人有都可以成为下一个被审判者。
审判要求对一个人的一生进行彻底的审判,然而这里的审判并非法律意义上的审判,法庭审理的是具体的过失,有法律条文可以遵循,而审讯桌则要在一个人的一生涂上一层油。不管是个人生活还是家庭生活,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小事都有可能成为审判的切入点。“他们要求一个人对他的整个一生作出回答。并且向他提出自己的要求,尽管他们同他一样都是人。”不止在现实领域,审判的爪牙已经伸向了精神领域,他们想要一个人对自己的精神进行深入反思,以达到对人的全面控制的目的。但是,作为个人隐秘角落的精神领域,人们仅存的主体性思想对其进行了保护,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宣告了这种审判的失败,无论现实的审判有多严酷,在精神领域,个人总是自我的主宰。“但是,在精神领域,他们毕竟不是上天。(你懂,并且隐瞒了一鳞半爪。)”
审判的荒诞性还体现在他们的审判对象是有选择的,他们放走不幸的人,反而对心智健全的人进行精神的挖掘,企图找出他们灵魂的污点和人生的罪行。这种加以选择的审判,看似是审判者的仁慈与怜悯,实际上是更为荒诞的审判,那些丧失能力或者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并不能对社会和政权构成威胁,所以他们选择了放过,他们的目标是和他们一样的正常人,是知识分子,这才是审判的最主要对象。
一切都像是历史的轮回,一个人今天可能是作为审判者而存在,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传讯,坐在被审判者的位置上接受人民的审判。所以,铺着呢子、中央放着长颈玻璃瓶的桌子后面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审判的主旋律并未改变,无论是谁坐在审讯桌前面,无论曾经做过什么,在这里都要接受彻底的审判,这也是审判最为荒诞的地方。
2.审判对人的摧残与异化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审问,对人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开始的时候,被审问者还有精神与精力去应付审判,去掩饰,甚至欺骗,但是长时间的审问使他们的内心开始异化,有的人开始精神失常,也有人对审判产生了依赖,总之,他们已经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了。这时候,死亡就成了归途,因为只有死亡才能逃避被审判的命运。那些无法立即结束自己生命的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审判之后,陷入了更为绝望的境地,他们精神失常,脾气变得古怪,甚至为了在审判中减少痛苦而不惜出卖朋友和亲人,最终也难逃悲惨的结局,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我认识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