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医脾生血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论中医脾生血
姜涛1 陈钢2 刘秀华2 刘建1 王巧利1
(1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 绵阳 621000)
(2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75)
【摘要】 脾生血的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本文从脾生血主要为血液生成提供原料、脾主运化以化生气血,脾生血的现代中医学认识三方面论述了中医学的脾生血理论。
【关键词】 脾生血;《黄帝内经》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299-02
脾生血的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middot;决气篇》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这里的中焦即指脾胃。《灵枢》认为“五谷之精液,和合而为血”、“血者,水谷之精也”。《灵枢middot;决气》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即营气是生成血液的物质之一。《名医指掌middot;诸血证》云:“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由上可知,脾主司运化水谷,生成精微,而水谷精微又可化生营气,营气生成血液,所以血来源于水谷之精,血的生成依赖脾运化水谷,生成水谷精微,化而为血。张景岳在继承前人有关脾生血理论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提出血生化于脾。正如《景岳全书middot;传忠录middot;脏象别论》中所云:“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明代著名医家薛己,治疗阴血亏损之证,常以脾胃为主要环节进行治疗,凡阳气虚弱不能生阴血者,每用六君子汤补脾气而生阴血,阳气虚寒者,则加炮姜等,他认为:“血虚者,多因脾气衰弱,不能生血,皆当调补脾胃之气。”清代武之望也说:“大抵血生于脾土…。”明middot;孙一奎《赤水玄珠全集middot;调经门》亦曰:“夫血者,水谷之精气也,…补脾和胃,血自生矣。”明代薛己认为“脾胃为气血之本”(《明医杂著middot;丹溪治病不出乎气血痰郁》)。《明医杂著middot;痰饮》中有:“血虚者,多因脾气衰弱不能生血也”。《类经》有:“言营血化于中焦,随气流行以奉生身,如沤处浮沉之间,故曰中焦如沤也。”即言气血化生于脾。
《医法圆通》曰:“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生精生血,化气行水之源也”。血的生成也离不开胃、小肠与脾共同作用,胃又称“水谷气血之海”,其与脾相为表里,同属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明周慎斋《周慎斋遗书》云“人以血为主!胃乃生血之源……”《明医杂著middot;附方补中益气汤》中记载:“胃为五脏之本源,人身之根蒂。”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血液的化生,离不开胃和脾的共同作用。胃与脾在中医藏象理论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素问middot;五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源也。”《素问middot;玉机真藏论》又认为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
”脾与胃同属五行之土,同居中州,一脏一腑,一阴一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二者纳运相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共主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水谷精微的运输、布散,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共同承载生血的功能,即脾胃生血。脾胃能够生血,其实也涉及了小肠的部分功能,小肠能够化物,将水谷进一步化为精微物质以供血的生成。
黄世林[1]认为,中医学的脾并非单指解剖脾,其内涵更为丰富、是一个功能的集合,中医脾的生理功能涵盖了现代医学研究中胃、大小肠等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据此,黄氏在脾胃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血液病发病及治疗特点,将包括脾、胃、小肠在内的具有受纳腐熟传输水谷、促进化生血液的脏腑统一归纳称为广义的“脾”,即“脾系统”。将其共同完成的消化吸收、化生血液等过程统称为“脾生血”,并由此确立了应用“脾生血”理论进行相关血液病辨证治疗的学术思想。
1.脾生血主要为血液生成提供原料
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二者都来自所摄入的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脾胃健则气血生化有源。《灵枢middot;决气篇》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若脾胃有疾,尤其是脾胃虚衰,饮食受纳减少,转输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足,气血失其化源,必致气血虚损。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胃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明孙文胤《丹台玉案》曰“盖人身之血,皆资于饮食以生者也…胃能化饮食,饮食能生血。”喻嘉言《医门法律》曰“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
2.脾主运化以化生气血
脾生血的关键是脾主运化功能。运,《康熙字典》谓:“转也,动也”,“行也,用也”,“行之不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模)2026届大湾区普通高中毕业年级联合模拟考试(一)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延世韩国语单词第一册.pdf VIP
- 张佩兰溶栓讲稿课件.ppt
- 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docx VIP
- 子公司治理制度.docx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VIP
- 2025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培训.pptx VIP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选聘村干部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广东惠州市龙门县平陵街道招聘村“两委”干部储备人选16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