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彝族女诗人安履贞的诗人形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彝族女诗人安履贞的诗人形象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论彝族女诗人安履贞的诗人形象 朱明霞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安履贞是我国著名的彝族女诗人,她工诗善文,存世的诗作虽数量不多,却展现出了不朽的艺术魅力。通过结合其生平背景和《园灵阁集》中的作品,勾勒出安履贞少年成名、才情横溢,高蹈出尘、优雅别致,知书达理、温良谦恭的诗人形象。 【关键词】彝族 安履贞 诗人形象 纵览彝族以汉文字书写的文学史,安履贞犹如一朵淡雅的百合,无法使人忽略,她以女性的身姿和傲人的诗作成就,跻入彝族文苑,并独树一帜,大放异彩。她创作了大量的传统诗词,然其仅为自娱,很少示人,以至殁后,其子余一仪搜罗于书篋,只得遗诗稿60首,女戒10则,收录于《圆灵阁遗草》传于后世。安履贞的作品内容广泛,题材多样,有感伤诗、咏怀诗、闲适诗、悼亡诗等,艺术特色鲜明、感情真挚,为彝族文学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试图从安履贞的生平着手,深入分析文本,尽可能全面地描绘出她独特的诗人形象。 一、少有诗名、文采华赡的才女形象 安履贞(1824-1880),字月仙,又字廉娘,诰封恭人。安履贞在少女时期便才华显露,名气大振,以才女的面目现于世人面前,时人谓之“乌撒奇女”。 安履贞的少年成名与其所处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她出生于贵州威宁州遵化里,是安天爵的孙女。安氏以诗书传家,极其重视家庭成员的汉文习作。安天爵是雍正元年的武举,乌撒土目之一,其子中豫和中咸都很有文才,尤以安中豫为甚,他与村中习文弄墨的十人结为密友,号当地为“十穷村”,自称“诗穷”。安履贞从小长于儒学氛围如斯浓重的环境中,自幼便入家庭学馆,攻读旧学,嗜读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文思敏捷,常与胞兄安履泰切磋诗作,十九岁与毕节大屯余昭完婚,婚后与丈夫情趣相投,唱酬不断,琴瑟静好,诗艺日趋成熟,为文苑伉俪典范。 婚前、婚后,安履贞都生活在簪缨世家,受到书香门庭熏陶,文学修养增益良多,这就使得她的天赋得到了培养和展露的机会,以致自幼便诗名远播,受到多方称赞。 二、淡雅出尘、安之若素的慧女形象 安履贞博学强识、天姿聪颖,成名极早,然能保持自身的纯净,实属难得。她不骄不躁,不慕繁华,依着光阴,把盏品茗,赏风沐月,面对家庭变迁,亲人离世,收起苦涩,不怨不躁,淡然地生活。在诗中一任情感流露,不涂脂抹粉,不装腔作调,全面的向读者展示她的生活境遇、情感历程。其诗作虽不脱清空婉约、含蓄感伤的闺秀风格,但感情细腻,隽雅幽深,为我们描摹出一个有情怀、有才思的古典女子形象。 诗人曾自述:“庚子清明后六日,梦一女冠,布素朴洁,自言能引见姮娥。从至一山,清旷绵邈,殆非人世。山皆兰草,翠绿万顷,芳香袭人。远露殿角,朱门通焉。怯不敢往,却以诗而醒。”[余昭、安履贞著,余宏模整理:《大山诗草middot;圆灵阁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317页。]这是诗人的美梦,更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人世间的俗物,遮挡不住诗人澄澈的冰心。安履贞常以菊喻人,暗喻自己高洁的品质。如《菊径》: 古砌苔深满径荒,西风过处暗闻香。 一年一度三秋景,独许寒英傲晚霜。 诗人在萧瑟的深秋,闻菊花之香,赞扬其傲霜挺立的风骨,实喻自己不惧挫折、傲骨铮铮的高尚气节。 安履贞有一首《不俗居》,在其写景诗中显得分外独特: 轩临翠竹午风清,书史闲看少世情。 士到完名千古重,人无俗务一身轻。 诗随水月香花艳,心似冰壶澈镜明。 陵爱春阴常小住,悄听杜宇一声声。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居住环境以及高雅脱俗的生活常态,表明自己清高狷介的坚持和惟适自安的悠然。 看繁花落尽,听子规轻啼,她安然地与时光携手,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为彝族文学史留下一个美好的倩影。 三、知书达理、温良谦恭的贤女形象 安履贞的少女时代是无忧无虑、远离世俗的,然自嫁余昭后,屡遭变故,兄长锒铛入狱、爱女接连早夭,历经生活磨砺,她仍能静守一隅,不张扬,不做作,不卑不亢,不争不吵,风来面对,雨来不惧,堪称贤妻良母典范。 她是孝女,对于母亲的思念,可谓无处不在。《闻鸟》是其思亲代表作,“慈乌哑哑唬将曙,声声未尽反哺恩。”化用“乌鸦反哺”的典故,表明自己对母亲的思念,更表达了自己因远嫁他乡,而不能于承欢于母亲膝前,恪尽孝道的愧疚之情。 她是贤妻,她对夫君余昭情真意切,对其才华赞赏有加,对其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如《书怀呈子懋》: 忝为才子妇,自顾拙如鸠。书岂前身读,缘疑隔世修。 无心诗易好,不慧语偏投。淡泊安吾素,相将到白头。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