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可靠无线局域网络中接入点失效的容错技术.docVIP

可靠无线局域网络中接入点失效的容错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靠无线局域网络中接入点失效的容错技术

可靠无线局域网络中接入点失效的容错技术 Rajeev Gandhi 卡内基·梅隆大学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 5000 Forbes Avenue, Pittsburgh, PA 15213-3890 rgandhi@ece.cmu.edu 摘 要 按照IEEE 802.11标准中定义的结构模式之一的描述,移动工作站是通过连接到一个在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无线接入点达到与有线网络连通的。如果一个接入点连接失败,那么所有通过此接入点连接至有线网络的移动设备就会丢失连接。在本篇论文中,我们着眼于无线接入点失效的容错技术来分析如何增强无线网络的可靠性,提出并评估了一种全新的检错机制,这一基于信噪比的机制比“心跳”机制更为有效。另外,我们还比较了三种在802.11无线网络中能实现接入点错误恢复的技术。 1- 介绍 在过去几年中,无线网络有了迅猛的发展。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网可以为移动中的用户提供流畅的网络服务。近年来,基于IEEE 802.11 标准的无线网络[6]已经在为移动工作站提供的无线联网服务中获得了普及。 IEEE 802.11 标准定义了两种为移动工作站提供网络互联的结构模式: 基本模式(Infrastructural 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移动工作站通过一接入点无线连接到有线网络,这个接入点充当了有线网络和移动工作站之间的网关(即无线终点)。在这篇论文以下的部分,我们将仅限于基本模式下的讨论。 对等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移动工作站先进行通道-通道扫描(802.11标准定义了13个通道,每个5MHz),再检测由接入点周期发送的信标帧。信标帧包含了移动工作站与接入点进行通信所需的所有信息。如果工作站能够检测到某一通道上存在信标帧,那么它就能在此通道上建立接入点存在。被动扫描的优点是能够节省移动工作站电池的电量,因为它不需要发送任何东西。 主动扫描 – 这种模式下,移动工作站通过在每个通道上发送Probe请求帧主动地寻找接入点。接收到Probe请求帧的接入点会向客户发送一个Probe响应帧。移动工作站会在它接收到Probe响应帧的那个通道上建立接入点存在。 一旦移动工作站在某一区域内发现了接入点的存在,那么它就必须选择一个来与之进行连接。IEEE 802.11规定一个移动工作站在给定时间内只能与一个接入点连接,这就允许了有线网络中的开关将移动工作站的信息发送给与之唯一连接的接入点。在移动工作站与新接入点建立连接之前,它必须向该接入点验明自己的身份。在接入点验证了工作站的身份后,工作站会向新的接入点重新发出连接请求,只有从新的接入点收到重连接响应以后,移动工作站才能与新接入点进行连接。整个切换过程的恢复时间就是检测接入点的扫描过程的延时与重连接验证延时之和。 3- 接入点失效的检测 在我们探讨802.11无线网络对接入点失效的容错方法之前,需要先解决如何确定接入点已经失效这一问题。只有在检测到接入点失效之后,移动工作站才能启动适当的错误恢复机制。 在802.11无线网络中,接入点会周期性地发出信标帧来提示无线网络的存在。因此,移动工作站检测接入点是否仍然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监测接入点发出的周期性信标帧。但是,这种通过信标帧检测接入点失效的方法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检测不到信标帧并不意味着接入点的失效。很有可能移动工作站已经超出了接入点的覆盖范围,这样当然就无法接收到该接入点发送的信标帧。这样一来,用信标帧监测技术来检测接入点失效的一个问题就是当监测不到信标帧时,究竟是因为用户移动带来的问题还是由接入点失效带来的问题。 一些接入点失效容错技术(接入点复制和重叠覆盖)都是把用户提交给新的接入点,这是解决用户移动问题的典型方法。这一方法引起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能否区分出这是用户移动还是接入点失效所带来的问题,难道这两种问题能用同一种方法解决?需要区分两个根源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两者中要切换到新接入点的用户数量显著不同。典型地,用户移动切换模式里只有几个用户需要给定时间内在切换到新的接入点,为了减少切换延时,移动工作站可以采取主动扫描方式检测新的接入点。另一方面,在真正的接入点失效时需要切换到新接入点的用户就多得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所有的移动工作站几乎同时尝试接入通道(即使在802.11中级进入控制方案启动之后),就会产生大量的失败传送而导致工作站进入通道并发送Probe请求帧之前出现很大延时。因此,这种情况下,移动工作站采用被动扫描方法或许比采取探测新接入点的方法会更为有效。 本篇论文中,我们打算使用移动工作站从接入点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作为接入点“上/下”状态的指示。性能正常的接入点会在接收工作站上被一个信号(其实际强度取决于移动工作站和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指示出来;而完全失效的接入点会被指示为缺失信号。这样,一个接入点从正确操作到错误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