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克强老师治疗疑难杂症经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贠克强老师治疗疑难杂症经验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贠克强老师治疗疑难杂症经验 甘肃省秦安县兴国卫生院 甘肃秦安 741600 摘要:结合贠克强老师部分临床验案,对其辨证思维、处方用药的部分经验作一总结。 关键词:贠克强;疑难杂症;经验 笔者在甘肃省第一批中医师承教育中跟随贠克强老师学习三年。对老师治疗疑难杂症的辨证论治思维,处方用药的经验感悟颇深。老师的辨证常常独辟蹊径,处方用药别具一格,与常人有异,形成了其独到的诊疗思想。现结合其部分临床验案,作一浅述。 1.桂麻各半汤治疗顽固性荨麻疹 验案:某男,48岁,北京人。患者2011年10月份与老师缘结微博,私信告知老师病情:因食异物患荨麻疹十年余,每于冬季夜间睡时发病,发则全身风团连片,边沿红,痒不甚,但觉胃肠不舒、胸闷酸痛、身有水肿,无自汗。素觉体差,表热不渴。患者深感痛苦,曾在北京多方求治,服用中西药无数,效皆不显。患者于微博中发舌像图片,见舌淡苔薄白。 老师据《伤寒论》“太阳病,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辨证为虫风内中,日久气阴两虚,无以鼓汗、化汗,驱邪外出,虫风湿浊郁于肌肤胸腹而成。处方以桂麻各半汤加黄芪、白术、生地、石膏治疗取效。 2.小柴胡汤治疗身半侧发热 验案:某女,45岁,2011年5月求诊。诉:身左半侧发热2年余。患者自觉左侧面部及肢体发热,对侧如常,测体温正常,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西医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治疗,予谷维素、维生素B1、布洛芬等口服,效不佳。来我院求治于中医,老师以少阳枢机不利辨治,主以小柴胡汤加减和解之,十余剂见效。先后复诊数次,老师随证治之,以痊愈收功。 3.苓桂术甘汤治疗脱发 “脱发”一证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亦较为难治。医者多以血虚、血热、肾虚等辨治,不一而论。老师却以“水饮”立论。他将头发以花木喻之,言:树木花草之繁茂,需水之涵养,但不能过,若溉之过多,必致根烂叶落。人之发亦如此,如体内痰饮水湿过重,必碍脾之运化,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湿难以温化,浸渍发根,则致脱发。故有因“脱发”来诊者,老师如见其舌胖大、有齿痕、苔白滑、脉濡缓或弦滑等具水饮为患者,均投以苓桂术甘汤化裁方以温化之,效甚佳。 验案一 某女,37岁,主因脱发甚就诊。自诉平素易怒,眠差,行经时常呕恶欲吐。且量多色黯红有块,纳差,不欲饮。舌淡齿痕苔白,右脉滑大,左脉弱缓按之弦。师以寒饮浸阻、肝郁气结辨之,治以温化寒饮,疏肝解郁。方药:茯苓15g 桂枝6g 炒白术15g 炙甘草5g 柴胡8g 半夏10g 炒白芍10g 当归炭12g 白蒺藜15g 防风8g 干姜10g 芥穗炭12g 水煎服。十余剂取效。 体会:此案病机主因水湿为患,兼有气郁、血瘀之像,故投以苓桂术甘汤加姜、夏温化饮邪;用白蒺藜、防风乃以风胜湿之意;柴、芍、归、芥穗炭走气血分以疏脉道,如此则血行饮化,诸症俱减。 验案二 某女,32岁,脱发多年,以头两侧为甚。素头发油多结穗,脱屑亦多如雪片。来诊前已经多方求治,不效。查其舌淡黯苔薄白,齿痕豁然,左侧瘀斑。左脉弦细,右脉细略滑。老师辨证为肝胆不调、风气失和,肝肾阴虚、水不上养,土湿上泛,浸腐发根,治以滋肝肾,和肝胆,利土湿。方药:茯苓20g 桂枝12g 生白术15g 炙甘草5g 熟地18g 当归12g 炒白芍12g 川芎12g 阿胶(烊化)10g 柴胡8g 半夏15g 麻黄6g 泽泻12g 益母草18g 白芥子12g 焦三仙各10g 水煎服。 体会:老师对此症的治疗以苓桂术甘汤加麻黄、泽泻、半夏、白芥子化饮祛湿利水;四物加柴胡、阿胶、益母草滋肾养肝,舒肝利胆,养血活血;三仙汤乃我师惯用药组,其方药十之八九必用之。此可宣畅中焦郁气水饮,健脾和胃以助化收。尤以麻黄一味,走表宣发根之湿浊;白芥子性辛香走窜,善祛皮里膜外痰饮水湿。老师如此遣方用药,可谓用心良苦。 4.“导赤散”合三仁汤化裁治疗红汗症 验案:某男,26岁,出红汗一月余,如著浅色衣衫即染红,饮食少,大便时长,不干,小便略黄,体乏,舌淡胖大,尖红,苔白腻,右脉关尺弦略沉,寸独滑,左脉濡。 “红汗”之症,临床少见。老师认为“汗为心之液”,红乃火色,于人体则属心,故红汗多为心火加于心液逼其外泄所致。此案非心自生之火,乃木(火母)郁克土(火子),三焦湿浊郁遏致心阳蒙蔽而心火乃生,参舌脉即明。治以达木疏土、宣畅三焦、清心泻火,方仿导赤散合三仁汤加减化裁。具体方药: 柴胡8g 黄连9g 防风9g 白蔻仁(捣)12g 炒薏米30g 炒杏仁9g 生黄芪20g 桂枝2g 玉片9g 竹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