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
辜萍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middot;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 610072)
【摘要】 过敏性疾病是目前儿科最常见的一类慢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变应性皮炎及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紫癜等,患儿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患儿的学习、生活质量、家庭经济和家长工作以及患儿的身心健康[1]。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主要是针对反复出现过敏症状的患儿进行检测是一种简便而又具有较高特易性的试验方法,目的在于发现和明确诱发病症的原因,以便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与之接触[2]。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 儿科 应用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209-02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1.1 材料 点刺液是由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2ml/瓶。变应原点刺液为变应原活性蛋白,所选过敏原为尘螨、香烟、蟑螂、鸡蛋、牛奶、花生……。阳性对照液为盐酸组胺10mg/ml,评估皮肤点刺试验的总体反应,阴性对照为生理盐溶液十甘油,评估非特异反应。点刺液应储存在2-8摄氏度的冷藏柜中,使用一次性消毒点刺针。
1.1.2 抢救设施的准备在进行点刺试验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所有患儿均为非性发作期,点刺前3天内停用抗组胺药物,息斯敏需停用7天以上,及可能含抗过敏成分的抗感冒药和一些特殊的药物如开瑞坦、扑尔敏;试验前1天须停用全身性激素。判断患儿是否属于高敏体质,对个别高敏患儿在实施点刺试验时、应备有休克抢救措施。备好盐酸肾上腺素、5%GS溶液、氧气筒、吸痰器等。
1.2 操作方法
1.2.1 操作前准备 选择患儿的前臂屈侧皮肤进行点刺,可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洁皮肤,避开疤痕、皮炎、丘疹等。
1.2.2 操作中 患儿手臂放松于桌上,按常规消毒皮肤后,将阴性对照,各种变应原点刺液、阳性对照按顺序依次滴在已清洁的前臂屈侧皮肤上,每两滴间距离不小于2cm以防止反应红晕相互融合。
1.2.3 点刺时,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避开血管,右手将点刺针穿过每一滴液,用针尖长度1mm标准点刺垂直刺入真皮层,速度要快、动作要轻柔、压力要均衡地维持1秒钟后,垂直拔除点刺针,避免出血,每种过敏原点刺时必须更换一个新的点刺针。
1.2.4 2-3分钟后用棉签拭去皮肤上的残留液,注意不要混合相邻滴液,防止交叉感染。
1.2.5操作后 点刺试验结束后嘱咐病人休息30分钟,以便观察和监护。同时认真交待相关的注意事项,告知局部副作用很快消退,并留下联系电话。
1.3 点刺结果判断
1.3.1阳性反应:肿块(水肿)、红斑
1.3.2按一般标准:风团直径(s)大于阴性对照3mm视为阳性风团和红斑的直径(s)=(最小横径d+最大横径D)/2、d与D成直角。
1.3.3皮肤点刺试验的反应专业透明胶带记录并转移到记录纸上。
根据过敏原风团与阳性对照所致风团面积比值判断反应级别:比值为阳性对照风团的0-25%或者与阴性对照相同者为(一);比值为阳性对照风团的26%-50%者为(+);比值为阳性对照风团的51%-100%者为(++);比值为阳性对照风团的101%-200%者为(+++);比值为阳性对照风团的200%以上者为(++++)。阳性反应的皮肤会呈现风团和红晕这2种现象,风团是指皮肤接触过敏原后,出现的高于皮肤的扁平隆起,周围有红晕。若阳性结果风团明显,就比较风团面积,如果风团不明显,可以比较红晕面积。
过敏原风团与阳性对所风团面各比较
0-25%:阴性(-)
26%-50%:弱阳性(+)
51%-100%:阳性(++)
101%-200%):强阳性(+++)
200%以上:强阳性(++++)
1.4 皮肤点刺试验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及处理
1.4.1 局部反应:可用抗组胺药物,利多卡因油膏治疗局部瘙痒
1.4.2全身反应:偶可发生,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即用(1)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小儿酌减。症状缓解,可每隔5-2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2)臀部变应原注射部位或点刺部位以上扎止血带(3)吸氧:平卧头高脚底位高浓度吸氧,氧流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