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思考.docVIP

中医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思考.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思考

中医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思考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方法按2008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要求[1],结合中西医理论及实践分析论证。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本质是哮喘,以“喘”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理基础是气道慢性炎症,主要涉及Ⅰ型、Ⅲ型变态反应,与中医“风、痰”相关;主要症状为咳嗽,其特征为气道高反应性。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1-0026-03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最早在1972年由Glauser首次提出[2],1982年Hannaway正式命名为“咳嗽变异性哮喘”[3],是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资料表明[9]该病占儿童慢性咳嗽的17%-40.1%。随着疫苗的使用及感染性 疾病的控制,咳嗽变异性哮喘占慢性咳嗽的比率有逐渐上升趋势,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中医并无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名,归属于“咳嗽”、“哮喘”等范畴。   1咳嗽变异性哮喘本质是哮喘,以“喘”论治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1]。   关于哮喘的中医记载最先见《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黄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答:“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丹溪心法?喘论》首先命名为“哮喘”,提出:“哮喘专注于痰”,并有哮证已发攻邪为主,未发则以扶正为要的论述。《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提出治哮喘的经典方剂:“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特殊类型,患者黏膜水肿、上皮细胞脱落、部分基底膜增厚,与典型哮喘相似[2]。王烈等[3]认为该病本质为“哮”表现为“咳”可诊断为中医“哮喘”,王烈教授[4]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将本病按“哮喘”分3期治疗,第1期为发作期,亦称咳期,属于实咳,病位在肺。治则:开肺降逆止咳。方药:紫苏子15 g,地龙15 g,前胡15 g,桃仁5 g,杏仁5 g,冬瓜子15 g,莱菔子15 g,芦根15 g,白屈菜15 g,川贝母5 g,射干15 g,挂金灯15 g。同时配合王老师研制的哮咳喘胶囊。第2期即缓解期,亦称痰期。主症:咳嗽明显减轻、痰多、喉中痰鸣为主要表现,病位在脾。治则:健脾化痰止咳。方药:紫苏子15 g,前胡15 g,白前15 g,桃仁5 g,杏仁5 g,白屈菜15 g,莱菔子15 g,胆南星5 g,茯苓15 g,款冬花15 g,半夏8 g,沙参15 g,茯苓15 g。继服哮咳喘胶囊,痰消咳止。第3阶段即稳定期,亦称根期。主症:咳止痰消,如健之常儿,但鉴于哮有宿根,邪去虚尚,往往在感寒伤风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而复发。病位在肾,力在扶正。治则:固本截痰。方药:黄芪15 g,玉竹15 g,太子参5 g,五味子5 g,女贞子15 g,补骨脂15 g,牡蛎15 g。依据患儿体质不同选加山药、熟地黄、何首乌、海螵蛸、黄精等药,同时配合王老师研制的婴儿壮。李立新教授[5]认为以哮述其本,以咳名其状,按“哮喘”治疗,取得一定疗效   2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理基础是气道慢性炎症,主要涉及Ⅰ型、Ⅲ型变态反应,与中医“风、痰”相关“风邪善行数变”,风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或夹寒,或夹热,或夹燥、或夹痰。风邪是发病的关键,风邪侵袭,气管痉挛,则“风盛则挛急”,引发咳嗽。中医的“风邪”相当于现代医学的Ⅰ型变态反应,故疏风、平风是中医治疗此病切入点、解痉是西医治疗的重要的切入点。   中医“痰、津”同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变累及的脏腑主要是肺脾肾三脏,易导致津液的输布失常,凝津成痰。痰既可是始动病因(“宿痰伏肺”),又可是中间的病理产物,还可是新病变产生的病因,使迁此病延难愈而成慢性。也符合中医“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中医的“痰”相当于炎症的渗出、炎性细胞及炎性介质的聚集、气道的重塑等,与西医的Ⅲ型变态反应相关。这些同样是现代医学对CVA认识的病理环节及防治工作的切入点。   罗杜文[6]则认为CVA患儿主要以刺激性干咳,无痰或咳甚有少量黏痰为主要表现,似从外感风邪而起,吸入冷风或异味气体、活动、情绪激动时可加重,这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