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书 矿井设计
目 录
前言………………………………………………………………………1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3
第一节 井田概况……………………………………………………………………3
第二节 地质特征……………………………………………………………………6
第二章 井田开拓………………………………………………………34
第一节 井田境界及储量……………………………………………………………34
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38
第三节 井田开拓……………………………………………………………………39
第四节 井筒装备……………………………………………………………………43
第五节 井底车场及硐室……………………………………………………………46
第三章 大巷运输及设备………………………………………………………47
第一节 运输方式的选择……………………………………………………………47
第二节 矿车…………………………………………………………………………47
第三节 运输设备选型………………………………………………………………48
第四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50
第一节 采煤方法……………………………………………………………………50
第二节 采区布置……………………………………………………………………52
第三节 巷道掘进……………………………………………………………………55
第五章 通风与安全……………………………………………………58
第一节 概况…………………………………………………………………………58
第二节 矿井通风……………………………………………………………………59
第三节 安全…………………………………………………………………………68
第六章 矿井主要设备…………………………………………………73
第一节 主、副井提升设备…………………………………………………………74
第二节 通风设备……………………………………………………………………80
第三节 排水设备……………………………………………………………………83
第四节 压风设备……………………………………………………………………85
第七章 建井工期………………………………………………………87
第一节 建井工期……………………………………………………………………87
第二节 产量递增计划………………………………………………………………89
第八章 技术经济………………………………………………………89
第一节 劳动定额……………………………………………………………………89
第二节 技术经济指标………………………………………………………………91
前 言
山西霍州煤电集团汾河焦煤公司回坡底矿井始建于1978年,1 Mt/a,1980年进行技术改造,设计年生产能力15Mt/a。1997年12月经协商将该矿划归霍州矿务局。1998年霍州矿务局再次对回坡底矿进行技术改造,2001年8月29日竣工,设计生产能力1.20Mt/a,主要开采10、11号煤层,2004年生产原煤0.90Mt。200年 Mt/a。500地形图。
(3) 矿方提供的有关矿井设计和建设的资料以及外部协作的意向意见,矿井生产现状资料。
(4)《煤矿安全规程》;
(5)《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6)《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7)《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
(8)《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
(9)《矿井水文地质规程》;
(10)《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11)《矿山电力设计规范》;
(12)《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试行);
(13)《矿井防灭火规范》。
(14) 设计委托书。
二 设计的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国家能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及煤炭行业“规程”、“规范”的前提下,以矿井资源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因地制宜的进行改造,充分利用已有的井上、下工程设施及设备,在尽可能减少矿井改扩建对矿井正常生产影响的前提下,以高产高效、合理集中生产为出发点,以完善井上、下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为重点进行矿井改扩建,同时对矿井生产所必需的地面辅助生产设施和后勤服务建筑进行补充完善。力争通过精心设计和科学管理,将该矿井建设成规模合理、安全生产条件好、机械化装备水平适中、见效快、效益好的本质安全高效型矿井。
三 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特征
矿井改扩建规模为2.1Mt/a,采用斜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