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柜监控误区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柜监控误区
邢浩莉 崔新凤 李晓磊 马小丽(安徽省淮南朝阳医院感染管理科 安徽淮南 232007)
【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141-02
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要科室,担负着大量的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消毒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制定严格的质量监控标准及方法势在必行。在日常工作中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及与同行间的交流发现:对灭菌柜的操作及监控存在着许多的误区。这些误区严重影响消毒供应室质量的控制,希望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统一可靠的监测标准、方法,以确保灭菌质量。
1 B-D试验
1.1 B-D专用试验图 目前许多医院仍使用3M公司的指示胶带自制图作B-D试验。自制图的制作方法:取25cmtimes;30cm大小的纸一张,剪30cm长的指示胶带4段,将胶带在纸上贴成米字形[1],而没有使用专用的B-D试验图。有专家通过测试表明:3M化学指示胶带自制指示图,不能代替专用实验图来测定灭菌器内实验包中的冷空气团。实验证明3M化学指示胶带热敏感性较高,遇热即变色,不能有效的反映包内的温度和时间。而B-D测试图是热敏材料印刷,温度必须达到132-134℃,并持续3-4min,所印线条才能由原来的浅黄色变为黑色[1],所以监测时必须用专用B-D测试图。
1.2 B-D测试时间 消毒技术规范规定每日空锅测B-D,以了解有无冷空气残留。但实际工作,B-D测试大多数是和物品灭菌同锅完成的,这也得到某些专家的认可。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可取。其一:B-D测试是了解灭菌柜性能,如果和物品同锅做,则物品可能会影响测试结果,不能单一反应灭菌柜的性能,不易寻找不合格的原因。其二:国产的预真空灭菌柜灭菌时间多定为8-10 min,B-D测试时间只需要4 min,故满载做B-D则易造成假阴性,从而掩盖灭菌柜的问题,所以B-D应晨起空锅做。
2 灭菌柜的物理指标
灭菌柜灭菌时压力为0.21 Mpa-0.23Mpa,温度为132-134℃。实际操作时会遇到温度过高现象,操作人员不加控制,认为其灭菌更可靠,这又是一个认识的误区。其实温度过高是操作不当引起的,当蒸汽温度较相同压力下理论值高2℃或2℃以上时,即可认为是超热状态,超热蒸汽因温度超过临界值过多,遇灭菌物品,不易冷凝成水,释放出潜伏热,从而导致灭菌失败。一旦超热,需及时采取措施降温[2]。为防止上述超热发生,可控制进气速度,使温度与压力同步,压力为0.105Mpa,温度为121℃。压力为0.21Mpa,温度为135℃。温度高于理论温度为超热,如低于其温度则应考虑灭菌柜有冷空气排除障碍。注意寻找导致不同步的原因,保证灭菌柜的最佳状态。
3 灭菌柜的生物监测
灭菌柜的灭菌质量是以生物监测来控制。生物指示剂每月监测一次。有的医院为节省费用不按规范测试:其一,只使用一个生物指示剂放在排气口处,因为灭菌物品摆放等其他原因可以造成排气口处合格,其它部位不合格的假象,所以监测时应在不同部位摆放3-5个点。
其二,用自制嗜热脂肪杆菌繁殖体来测试,用自制嗜热脂肪杆菌繁殖体来测试更不可取,因为繁殖体抗力比芽孢小得多,用繁殖体测试会出现假阴性。另外自制菌片菌量不易控制在105-106 cfu/片,菌量不合格情况下即使形成芽孢也不能完成正确的监测。这两种方法都不正确。
用生物指示剂监测时要注意:生物指示剂必须获得国家卫生许可证,且在有效期之内,否则不能保证监测效果的可靠。
4 灭菌柜密封性监测
在灭菌时有时会发现8-10 min的灭菌时间内,压力下降了10-30kPa,通过频繁补气(7-8次),能把压力和温度维持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而操作人员或者维修人员认为是合格,这又是一个认识误区。新版《消毒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关好门,看蒸汽是否泄露,若泄露达0.1kPa/min,即达不到灭菌效果[3]。密封性测试法之二,将柜室内压力抽至-0.086 MPa,然后让其自然升至0 Mpa。检测表明:当柜室密封性较差时,45min即完成上述升压过程,则测试包中心的温度严重迟后与柜室温度,菌片均未达到灭菌。当柜室密封性提高时,在80min完成上述升压时,包内温度迟后于柜室温度的时间缩短,有90%菌片达到灭菌。当柜室密封性很好时,在720min才能完成上述升压过程,包内温度几乎与柜室温度同时达到134℃。菌片全部达到灭菌[4]。由此可以看到灭菌柜的密封性对灭菌效果影响很大,故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用上述方法测定其密封性,达不到上述标准,应积极寻找原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化学丨福建省宁德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四次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虚拟化与运维管理解决方案-V1.0.docx VIP
- 退伍军人个人简历格式.pdf VIP
-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绘本与区域游戏的结合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 VIP
- the-new-age-of-invention高一英语新外研版必修三unit3课件.pptx VIP
- 藏族服饰吉祥文化特征刍论.pdf VIP
-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FANUC)C-F-07-机器人与变位机系统协调编程 - 副本.pptx VIP
-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黄精种植演示课件.ppt VIP
- 《植物生理学》教学课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