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电缆故障处理与预防措施.doc

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电缆故障处理与预防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电缆故障处理与预防措施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电缆故障处理与预防措施 (大唐华银(湖南)新能源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19) 摘要:当前我国风电场集电线路工程建设中大量使用35kV电缆,但由于种种原因35kV集电线路电缆故障较为频繁,对风电场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对某风电场发生的一起由35kV 集电线路电缆短路故障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下对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电缆接头故障的处理要点进行了论述,同时还结合风电场的实际情况给出了预防措施和改进建议。 关键词:35kV;集电线路;电缆;故障;电缆头制作;防范措施; 引言: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电力电缆敷设范围广,电缆多埋于地下,出现故障时故障点难以查找,往往要花费数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而且故障处理也较为麻烦,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因此电缆故障发生后,如何快速、准确、经济地对电缆故障点进行确认,并尽快修复受损电缆,减少故障修复费用及停电时间是风电场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旨在根据某风电场典型的35kV电缆接头故障,简要分析了电缆接头故障常见的形成原因,提出了35kV交联聚乙烯电缆接头的制作方法和要点,并提出防止电缆故障的应对技术措施和方法。 1 风电场运行情况及故障描述 某风电场I、II期共安装了50台2MW直驱型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99MW。风力发电机出口电压690V,每台机组配置一台容量为2350kVA的箱式变压器,将发电机出口电压升至35kV后经高压电缆送至风电场升压站,后经110kV 主变及GIS设备并入电网。发生故障前升压站的运行方式为: #1、#2主变及35kVI、II段正常运行, 35kV单母线分段运行,分段开关400在冷备用状态,所有风电机组及集电线路正常运行,平均风速5.3m/s左右,风电场总输出功率在25.4MW。 2016年2月7日上午10时25分,升压站站内设备监控系统突然发出“开关遥信变位”报警声,监控系统上6号集电线路432断路器跳闸“分闸”指示灯绿灯闪动,同时风机SCADA监控系统上显示6号集电线路所有风机无通讯,值班人员立即去35kV配电室现场检查35kVII段6号集电线路432开关柜发现开关“分闸”指示绿灯亮,线路保护测控装置上报警灯亮、“零流I段”保护动作出口,保护启动时间为2016年2月7日上午10时25分43.9042ms,动作时长:498ms。检查现场无明显异味,432开关后柜门电缆头处无放电烧灼痕迹。随后进入继电保护室查看故障录波记录情况,显示6号集电线路电缆故障距离为0.091km,故障时35kVII段母线电压值:A相34.107KV,B相35.687KV,C相1.972KV,N相57.842KV;故障时6号集电线路电流值:A相0.079KA,B相0.094KA,C相0.059KA,初步判断为6号集电线路432开关电缆C相接地。检查故障录波情况如图1、图2所示。 随后将432开关由“热备用”转“检修”,打开开关后盖,带集电线路箱变用2500V兆欧表对三相电缆摇绝缘,绝缘值为140兆欧,说明电缆没有发生直接金属性短路接地故障,怀疑为闪络性高阻故障,闪络性高阻故障在交联聚乙烯电缆故障中占有较高比例,此类故障点查找起来比较困难。一般方法为先进行粗测,利用低压脉冲法先测定被测电缆的全长和短路、断路故障的距离。对于高阻故障,可用高压闪络法测出故障点距测试端的距离。之所以称为粗测,是因为测出的数值仅表示被测电缆的地下长度,由于电缆在地下走线及预留长度不能精确估计,因此只能根据测寻电缆的埋设路径估计故障点的大致范围。然后精确定位,对电缆施加冲击高压,利用故障点的放电声波,在粗测故障距离范围内,用声测法或跨步电压法进行精确故障点定位。随后对6号集电线路风机箱变及电缆箱进行检查,检查发现离升压站距离最近的1号电缆分支箱C相电缆终端接头处绝缘击穿,电缆型号为YJV22-26/35kV-3times;240(如图3、图4),与故障录波柜上故障距离判断基本一致。 处理电缆终端接头时发现C相电缆主绝缘因放电被击穿了一个直径1cm的小圆孔,该位置就是电缆击穿对铜屏蔽层放电的位置。 3故障原因及处置方法 现场检查1号电缆分支箱内电缆终端头施工工艺较差,施工时未将主绝缘层上的灰尘和半导体微粒清除干净并打磨光滑,电缆主绝缘层上存在剥半导体层时留下的凹凸不平的黑色斑点及刀具的划痕。半导体层切口不均匀,也没有进行倒角,铜屏蔽切口不平整,未作钝化处理,有明显的毛刺,也未用半导体带进行包扎;铜屏蔽与半导体层之间距离最近处只有5cm,未达到20cm的工艺要求;电缆接头处主绝缘层也没有倒角,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