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护理查房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支气管炎护理查房PPT

讨论 7.气胸的观察要点是什么? 8.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外出做检查,应该如何处理? 9.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健康指导? 临床分型、分期 ㈠分型: ⒈单纯型:表现为咳嗽、咳痰反复发作,但不伴有哮喘。 ⒉喘息型:除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外,尚有哮喘,多为慢支的晚期。 ㈡分期 ⒈急性发作期: 在一周内出现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多,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⒉慢性迁延期: 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迁延到一个月以上者。 护理查房 八病区 病 例 患者周阿珠,女,88岁,08-05以“?反复咳痰喘40年,加重10天?”为主诉入院 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心功能不全 右侧气胸 高血压病 肾功能不全 40年来患者每逢冬春季节或天气转凉时易出现咳嗽咳痰,痰液呈浆液泡沫性,每年发病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每予抗感染、化痰等治疗后症状可改善。10天前患者受凉后再发咳嗽,咳痰,痰液呈白色粘痰,不易咳出,伴有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既往史:有血压偏高史,未用药。有“心功能不全”史,不服药。有肾功能不全史,不服药。 病情简介 心理社会方面 经济:家庭经济情况一般 性格:外向 精神状态:良好 家庭关系:和睦 心理:正常 人际关系:良好 神志清,精神可,体温 37.2℃(口温) 脉搏 77次/分 呼吸 25次/分 血压 170/66mmHg 脉氧72%, 神志清楚,呼吸稍促,扶入病房,发育正常,肥胖,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口唇发绀,颈软,颈静脉无怒张,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呼气相延长,双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率92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 跌倒/坠床评分6分,BRADEN评分16分。 体格检查 (4)指导病人采用体位引流法促进痰液排出,每日1~3次,每次15~30分钟。体位引流应在餐前1小时进行,引流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严防窒息。对年老体弱应慎用。 (5)痰液粘稠者使用雾化吸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缺氧明显者给予吸氧;鼓励病人多饮水维持病人足够的液体入量。 2. 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组织功能下降有关 (1)给予舒适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位,高枕卧位。 (2)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3L/min,并保持输氧装置通畅,向病人说明其意义和目的。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防止心肌,脑缺氧。 (3)病人呼吸困难,紫绀时,绝对卧床休息,做好生活护理。 3.舒适度的改变与胸腔闭式引流有关 1.休息与卧位:急性期绝对卧位休息,避免用力咳嗽、屏气等加重胸腔内压的活动,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 2.氧疗护理:给予高浓度吸氧,SaO290% 排气治疗的护理:术前准备:向病人简要说明排气治疗的目的、意义、过程和注意事项,需放置胸腔引流管者准备胸腔引流管。 3.有效引流:a 引流装置液平面低于胸腔出口平面60cm,防止反流。b妥善固定,长度适宜,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c防止引流液和渗出物堵塞引流管,根据情况由胸腔端向引流瓶端挤压。 4.引流装置护理:一次性引流瓶每周更换2次。更换时注意连接管和接头处的消毒,更换前用双钳夹闭引流管近心端,更换完毕检查无误后再放开,以防止气体进入胸腔。 5.肺功能锻炼:鼓励病人每2小时进行一次深呼吸、咳嗽、促进肺复张,加速胸腔内气体排出,但应避免剧烈咳嗽。 6.拔管护理:引流管无气体溢出1-2天后,遵医嘱夹闭一天病人无气急、呼吸困难,透视或X胸片示肺已完全复张,可拔出引流管。 4.心输出量减少 与心功能下降有关 1)病情观察:如生命体征,有无呼吸困难等 2)严格控制输液量,输液滴速及饮水量,滴速不宜过快,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 3)药物的护理:使用利尿剂需注意电解质变化,有无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等低钾血症表现。 5. 活动无耐力 与日常活动时供氧不足、疲乏有关。 (1)活动后卧床休息,必要时吸氧,缓慢增加活动量。 (2)耐心向病人解释,消除紧张,不安,顾虑心理,使之配合治疗,得到充分休息时间。 (3)保证病人充分休息和睡眠,减少不必要的体力劳动。 (4)加强巡视,观察病人活动耐力是否增加,并随时为病人解决日常生活需要。 (5)外出检查,上厕所时派人陪同,保证其安全。 6.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每日定时测量体重;观察有无液体量过多的表现;有无各系统症状;有无电解质代谢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表现;有无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