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斑病变的诊断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黄斑病变的诊断应用
吴睿 吴琰
(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眼科 462000)
【摘要】 目的: 应用光学相关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术前黄斑进行检查分析,并且动态监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黄斑的结构变化。方法: 选取 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收集有98例(152眼),分别用OCT对患者进行眼底检查筛选黄斑病变,并使用OCT定位检测不同时间段黄斑结构和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并进行分析。 结果:OCT结果显示各种黄斑病变如下:黄斑水肿(19.57%)、玻璃膜疣(13.11%)、病理性近视脉络膜萎缩(10.93%)、萎缩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10.80%)、黄斑前膜(8.76%)、硬性渗出(8.70%)、黄斑盘状瘢痕(6.51%)、软性渗出(5.44%)、脉络膜新生血管(4.35%)、病理性近视视网膜脱离/劈裂和裂孔(4.35%)、黄斑裂孔(2.17%)、视网膜下出血(2.17%)、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1.09%)。结论: OCT 检查能够更准确发现白内障患者术前的黄斑部病变,并对初步预估术后视力、选择人工晶体和诊断黄斑病变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黄斑病变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159-02
眼底病变通常是白内障术后视力提高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后发现的眼底病变可分为术前已经存在的和术后才开始出现的病变。有研究称,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有高达29%合并有可被预先诊断出来的病变[1]。由于黄斑是决定患者视力好坏的最重要的结构部位,因而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的黄斑部检查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混浊的晶状体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眼科医师对眼底情况的认知,本次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98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选取 2014 年 9 月至 2015 年 5 月在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收集有98 例(152眼),其中男 45 例(79眼),女 53 例(73眼),年龄 49~87 岁,术前全部病人均使用OCT 进行黄斑部检查。 以上人群按照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入选于术后用OCT 行黄斑部检查。
1.1 术前检查
1.1.1术前常规全身检查,如:血压、血糖、常规生化、心电图等。
1.1.2术前1天标准视力表 5 米远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并记录;查视网膜视力。
1.1.3常规白内障术前的眼部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前节、前置镜检查眼底、眼压、光学生物测量仪检查、A/B 超、角膜内皮镜检查等。
1.1.4散瞳后使用 OCT 检查术眼视网膜黄斑部。
1.2 OCT 检查模式和检查方法
1.2.1选择黄斑地形图(Macular Thickness Map)模式,采用黄斑区512 times; 128扫描模式(纵向每线512 A-scan,横向每线128 A-scan)及高分辨率5线扫描分析(每线4096 A-Scan)。扫描测量面积为6times;6mm。扫描速度是每秒27000 A-Scan。轴向分辨率: 5mu;m;横向分辨率:10mu;m。
1.2.2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至瞳孔ge;6mm后检查。患者于仪器前取坐姿,操作者调整高度至舒适后固定患者头位于镜头前,嘱其注视扫描镜头内的注视点,以黄斑中心凹为扫描中心进行扫描。扫描数次后取清晰度最好、信号强度最高的有效图像进行保存并作为检测结果分析。用仪器自带的黄斑厚度分析系统计算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本研究将黄斑水肿定义为大于术前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3个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SD),OCT下黄斑结构改变定义为出现囊样腔隙或者弥漫性增厚[2]。
2 结果:
白内障术前 OCT 检查可以更加有效和准确地发现以下病变:黄斑前膜初形成期、黄斑板层裂孔、早期黄斑裂孔、黄斑劈裂、黄斑囊样变性、早期 AMD、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Vitreomacular TractionSyndrome ,VMT)及程度轻微的黄斑水肿等黄斑部的结构改变。OCT结果显示各种黄斑病变如下:黄斑水肿(19.57%)、玻璃膜疣(13.04%)、病理性近视脉络膜萎缩(10 . 8 7 % ) 、萎缩性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福建高考化学卷及答案(新课标卷).docx VIP
- 小学生控笔训练.docx VIP
- 中级日语(N3)中常用的副词总结讲义--日语等级考试备战.docx VIP
- 2025年高中地理世界地理高考试题汇编.doc VIP
- 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持背景下循证教学的实施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pptx VIP
- 再审申请听证申请书范文.docx VIP
- 《综合英语I》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pdf VIP
- 渗透作用课件.ppt VIP
- 专题21 散文阅读(同步练习)(解析版)【中职专用】2024届高三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备考指南(湖南适用).docx VIP
- 2025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纪念九一八事变学习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