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头文化与《这就是英国》
影片从一名光头仔男孩的视角,再现了撒切尔时代英国混乱的社会状况以及狂躁暴乱的叛逆岁月带给年轻一代的彷徨和迷惘。
34岁的英国导演谢恩?米德斯自称小时候是个叛逆少年,11岁时加入光头帮游荡街头,度过了一段短暂却终身难忘的青春时光。去年,他把自己的这段经历拍成了电影,取名《这就是英国》。影片从一名光头仔男孩的视角,再现了撒切尔时代英国混乱的社会状况以及狂躁暴乱的叛逆岁月带给年轻一代的彷徨和迷惘。在2006年英国独立电影节上,影片力压《女王》《末代独裁》《风吹麦浪》等获奥斯卡及金棕榈奖的影片而勇夺最佳影片奖。
光头帮的故事
说到这部电影,就不得不提一下光头文化。Skinhead,又译光头仔、光头帮,源于英国,与朋克、嬉皮士、摇滚乐构成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先锋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典型特征是,头发通常只留半寸长,不完全剃光,目的是避免街头斗殴中被别人揪扯;喜欢穿有背带的休闲裤和黑色毛料夹克以及马靴。喜欢足球,音乐,喝酒,聊天,身上常常刻有黑色的十字架纹身,以直率、真性情为行为准则。
不同于朋克的愤世嫉俗和冷漠,光头仔们通常都很活泼和理性,但也有分支。一种就是单纯的skinhead,乐天潇洒,喜欢结交朋友,对政治漠不关心。另外一种是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具有很强的民族和本土意识,通常极端右翼和排外,并且经常实施暴力。光头帮文化其实相当广泛,但类似电影题材并不多,而《这就是英国》则是一部非常彻底的光头帮电影。
故事的男主角,12岁少年肖恩住在英国一个偏僻败落的海滨小镇,他的父亲在马岛战争中阵亡。为此,肖恩在学校中经常受到同学无情的奚落。一天,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群光头仔,在同他们大打出手后肖恩加入了这个组织,成为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员。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与社团成员的相处是如此快乐融洽,尤其是性格开朗的社团领袖伍迪,让孤寂的肖恩重新感受到了失落的亲情。他们一起,在一个灰色的年代里共同分享自己的成长和喜怒哀乐。
特殊年代的英国风情
20世纪80年代,保守党首相撒切尔夫人上台,英国失业工人增加到300万。英国社会内外交困,出现了全国性的矿工协会大罢工,政府则发动了争夺福克兰群岛主权的战争(即马岛战争)。这时的撒切尔政府大力推动私有化、经济自由化政策,并全力瓦解工会的团结,使得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日益恶化。与此同时,光头帮、摇滚乐等青年文化运动仍然十分活跃。于是在《这就是英国》的开始,导演用一组蒙太奇镜头展示了80年代初政局动荡的英国社会――英阿开战,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王妃的世纪婚礼,铁娘子改革传统经济体制、铁腕镇压罢工运动,外来移民带来的就业压力等等,铺成一幅排山倒海之势的现实影像。在动荡中,青年人成长中的痛苦、愤怒和迷茫,还有不受束缚的残忍和暴力,都一一展现在眼前。
虽然讲述的是光头帮的故事,实际上导演想表达的是有关青春、有关成长的主题。一群十来岁的叛逆少年,在英国后工业时代衰败的城镇中横冲直撞,任意妄为。导演谢恩?米德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用诚实、平和的视角回忆光头帮,回忆青春。他说,这些光头仔的成长有太多放任、恣肆、无政府主义的蛮横。“但是当回过头看这段经历,内心却充满愧疚感。我必须面对这段对我一生都影响巨大的青春岁月。”
《这就是英国》抓住了叛逆与成长的基调,导演对青春的回顾实际上是建立在表现英国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之上。除了影片一开始所浏览的重要事件之外,影片中还夹杂穿插了许多轻松却意义深刻的镜头,如英国举国穿健美裤健身的风潮,喇叭裤,英国快餐文化的兴起……几乎让亲身经历过那一时代的观众产生一种昨日重现的错觉。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对于社团成员的关系进行的挖掘,使影片具有了更为深刻的含义。光头仔中年龄最大的成员伍迪和科波两人与肖恩的关系实际上是两种泛化的“父与子”关系的影射,温和阳光的伍迪代表了温情,而好斗偏激的种族主义者科波则象征着权威。面对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冲撞,肖恩的无所适从和心理矛盾就愈发显得苦涩。影片的震撼不在于情节、画面或者技巧,而是对现实近乎苛刻的再现。这种再现对于英国人来说是一种凝重的回忆,对于导演来说是带有苦涩的甜蜜,而对于没有同样经历的观众来说,更多的是暗涌的复杂情绪,以及对生活现状的重新梳理。
另外,影片中扮演光头仔的演员们年纪虽然都不大,却以自然纯熟的演技深受好评,尤其是扮演肖恩的托默?图尔格斯更是被导演评价为整部影片成功的核心。据说这个被导演从一群在路边抽烟喝酒的街头混混中偶然发现的小演员一开始竟对出演一部电影表示毫无兴趣。但最后,他完美地表现出了一名社会边缘少年面对成长的痛苦、纯真的流逝、幻想的破灭时内心的迷茫和愤怒。
责任编辑/胡晓英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