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乐以载道”思想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表现形念
[摘要]我国具有用音乐教化人的道德观念的优良传统。因此,在音乐内容、音乐形式、音乐结构、音乐制作等方面都体现了“乐以载道”的思想观念,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音乐表现形态。
[关键词]乐以载道 音乐 道德 形态
我们的祖先历来重视用文化载体教化人的道德观念,在“文以载道”的总体观念影响下,产生了“乐以载道”的分支文化观念。“乐以载道”认为音乐具有教化人的道德言行的功能,在“乐以载道”思想的指导下,利用音乐艺术规范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维护社会秩序,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了多种体现“乐以载道”思想的艺术形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艺术体系。本文从“乐以载道”的观念出发,对传统音乐的表现形态加以归纳总结,目的是珍视优秀的文化传统,继承前贤,使其发扬光大。
一、以音乐内容“载道”
古人说“乐者,通于伦理者也。”认为音乐与伦理道德是相通的。所以,我国的传统音乐非常重视内容的道德寓意。远古时期人们就用音乐表现劳动歌唱爱情。传说原始时代有一首候人歌,歌词只有四个字,“候人兮猗。”表现的是涂山氏之女思念爱人的心情。虽然远古时期还没有明确的道德观念,但那时的音乐已反映了人们对劳动的热爱,对美好爱情的追求,蕴含着朴实、真挚的道德观念。周代、礼乐思想开始形成,至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歌乐者,仁之和也”认为人的行为举止,社会的秩序“兴于诗、定于礼、成于乐。”这种思想深刻影响了我国音乐的表现内容。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反映爱国精神、反映乐观主义精神、反映人民疾苦的诗歌。从秦汉始,民歌开始繁荣。民歌的内容大多反映男女爱情,其中,不少民歌通过对忠贞爱情的描写,宣扬了高尚、正直的爱情观和道德观。如长篇叙事歌曲《陌上桑》、《焦仲卿妻》,就是非常典型的曲例。宋代,戏曲开始兴盛。戏曲在近千年的历史上一直处于社会文化主流的地位。戏曲唱腔、戏曲音乐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戏曲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多种角度描写人民群众的生活,宣扬爱国、公正、忠贞、敬老爱幼、和睦友善等道德准则。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借窦娥之口喊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也?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呼声,表达了人民群众盼望公平、公正社会的心声。元代的《拜月记》歌颂了王瑞兰和蒋世隆的忠贞爱情,鞭挞了王瑞兰之父强行将他们分开,破坏忠贞爱情的不道德行为。而《琵琶记》则赞扬了赵五娘孝敬公婆的高尚品德,表扬了在困难中扶助邻里、怜贫惜老的张大公。“中国人民热爱戏曲,他们把舞台当作公平舆论的倡导者,生活道路的指引者。”因此,戏曲内容所蕴含的道德观念起到了教化民众的作用。近现代,我国的音乐事业繁荣发展,以歌曲演唱、器乐演奏为主要形式的音乐作品的政治倾向和道德指向更加明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音乐教育课中增加了“学堂乐歌”课。“学堂乐歌”的内容大部分反映民众要求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政治要求。四十年代,抗日民主根据地产生了大量音乐作品,歌唱党,赞扬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号召民众奋起抗日,具有明朗的感情和振奋人心的风貌。如歌曲《东方红》、秧歌剧《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合唱《黄河大合唱》等。承载着明确的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起到了团结民众,统一意志,号召抗日救国,追求新生活的积极作用。纵观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乐以载道”的观念一直体现在音乐作品的内容之中,是“乐以载道”的首要特征。
二、以音乐形式“载道”
中国的音乐非常讲究内容与形式的协调统一。由于中国音乐的内容注重承载道德准则,在形式上也随之体现着这一特点。中国的音乐形式有民歌、说唱、戏曲、器乐演奏等。民歌起源最早,群众基础最深,影响最广泛。中国民歌从诞生起就具有曲式简单、音域适中、简明短小、韵味甜美、言简抒情等特点。《易经》中有一首反映青年人剪羊毛的诗歌:“女承筐,无实:士(圭)羊,无血。”意思是女的拿着筐,却没什么重量:男的似乎在宰羊,又没有血。短短数语便简洁明快地表现了剪羊毛时的乐趣。民歌的这种形式易于明确地表达心态,能够简明地承载某些道德标准。以致到了近现代,许多民歌仍然短小精湛,优美动听,易于演唱和传播。根据史学家杨荫浏先生的研究,文学诗词的变化,音乐形式是起了重要作用的。“也就是说,音乐文学史上体裁形式的变化,主要不是‘先诗后乐’、‘以乐从诗’等词、乐配合方式的变化引起的,更重要的是音乐本身的内容形式发生了变化。”这就说明,中国音乐内容的变化,主要原因是音乐形式的变化引起的。所以,音乐形式在承载道德内容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民歌还有着同宗的特征,即一首民歌在各地流传,加入了当地的音乐元素后,其内容、风格仍基本一致。例如一首《茉莉花》,有多种版本,但都是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为宣传同一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pdf VIP
- 200句搞定高考词汇.pdf VIP
-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HITACHI日立空气净化器EP-A5000.doc VIP
- 16J604 塑料门窗(建筑图集).docx VIP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解答题专题训练 (12)(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药店员工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ACP云计算考试题库.pdf
- 2025年及未来5年高级铝制品项目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