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PPT

第十四章 内分泌系统;第一节 概述 一.内分泌系统及激素 (一)内分泌系统:是指内分泌腺及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胸腺及松果体等。 ; (二)激素: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所产生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三)激素的作用方式 1.远距分泌: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靶器官或靶细胞而发挥其调节作用。 2.旁分泌:通过组织液弥散而作用于邻近的靶细胞 3.神经内分泌:神经细胞合成的激素沿轴浆流动运送至末梢而释放。.;. 二.激素的分类及一般特征 (一)激素的分类 按其化学结构分为三大类: 1.含氮类激素:又可分为肽、胺、蛋白质等,如下丘脑分泌的调节肽、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神经垂体激素、胰岛素、甲状腺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胃肠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2.类固醇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腺激素; 3.固醇类激素:如胆钙化醇(维生素D3)。 ;(三)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1.特异性:只对特定的靶细胞产生作用 2.信息传递作用:调节靶细胞固有反应的速度,不发动新的反应。 3.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激素在血液中的浓 度很低,但通过酶促反应使作用逐级放大 4.激素的协同与拮抗作用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一、下丘脑 (一)下丘脑的结构 下丘脑大致可分为四区, 即前区、内侧区、外侧区与后区。 ①前区包括视前核、视上核、 视交义上核、室旁核和下丘脑前核。 ②内侧区又称结节区,包括腹内侧 核、背内侧核、结节核、灰白结节、 弓状核和结节乳头核。③外侧区有 分散的下丘脑外侧核,其间穿插有 内侧前脑束。④后区主要是下丘脑 后核与乳头体核。 ;(二)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激素来至于视上核、室旁核及“促垂体区”的核团(正中隆起、弓状核、视交叉上核、腹内侧核等)。视上核和室旁核能分泌催产素(OXT)和升压素(VP) 又称抗利尿激素(ADH)。下丘脑“促垂体区” 能分泌调节激素,调节腺垂体功能 。;下丘脑分泌的调节性多肽;二、垂体 垂体借漏斗连于下丘脑。 (一)脑垂体的组成;;三、腺垂体激素概况;生长素 (LH);四、神经垂体激素及生理作用 (一)抗利尿激素(ADH) 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是尿量减少。 (二)催产素(OXT) 促进乳汁排出和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 五、下丘脑—腺垂体—内分泌腺之间的联系;第三节 甲状腺、甲状旁腺与甲状腺C细胞 一.甲状腺 甲状腺位于颈前部,甲状软骨前下方,喉的后方,呈“H”形,由左右两叶和甲状腺峡组成。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一)对代谢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许多组织糖和脂肪的分解氧化过程,从而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和产热量,使基础代谢率升高。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过量时促进蛋白质的分解。所以,甲亢病人常感到饥饿、乏力,且明显消瘦。 (二)对生长发育的作用 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和发育, 尤其是对脑、长骨和生殖系统的发育。婴幼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常出现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生殖器发育不全的症状(呆小病)。 (三)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促进CN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四)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使心率加快,心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二、甲状旁腺与甲状腺C细胞 (一)甲状旁腺:为扁圆形小体,直径6-8毫米,一般左、右各一对,呈棕黄色,多位于甲状腺左、右侧叶后面。 ;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1.对骨的作用:动员骨钙入血,使血钙升高 2.对肾脏的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对Ca2+的重吸收,而抑制対磷的重吸收,使血钙升高、血磷下降。 3.对肠道的作用: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使血钙升高。 (二)甲状腺C细胞(滤泡旁细胞) 散在于甲状腺小叶内,分泌降钙素,主要功能是促进成骨细胞的活动,使钙盐沉积于骨质内,使血钙降低。 ;第四节 胰岛 一.胰岛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胰岛是散在胰腺腺泡之间的内分泌细胞团。胰岛细胞按其形态和染色特点主要可分为A细胞、 B细胞、 D细胞、 PP细胞四种。A细胞占胰岛细胞总数约20%,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5%,分泌胰岛素。D细胞数量较少分泌生长抑素。PP细胞数量很少,分泌胰多肽。;二、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1.对糖代谢:加速全身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从而使血糖降低。 2.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合成。 3.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 三、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1.血糖升高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