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课件)开玩笑误杀战友,是不是犯罪?
开玩笑误杀战友,是不是犯罪? 1995年5月20日早6时许,武警战士张亮值班回来,唤醒接班的李明,李明没有立即起身,张看到李两眼没睁开就说:“赶快起来,不然我就开枪啦。”张刚举起枪想枪中有子弹,后又想没事,不扣扳机不会击发,就将枪口对准李的头说:“不起来,我就毙了你。”刚举起枪,由于枪受震动走火,将李打死。 我国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根据过失心理态度的不同,可以把过失犯罪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疏忽大意的过失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至发生了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构成这种过失需具备两个条件:其一,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如果行为人没有能力预见,就不能构成此种犯罪过失;其二,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过失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过于自信的过失,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自己能够避免,以至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构成这种过失也需具备两个条件:其一,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其二,行为人轻率地自信能够避免。 本案中,张亮已经预见到自己拿着有子弹的枪对着他人,可能发生枪走火打死人的结果,但他轻率地认为这种结果不会发生,结果造成战友李明死亡的严重后果,他的行为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应当负一定的刑事责任。当然,由于过失犯罪同故意犯罪相比,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明显较小,所以,法律规定对于过失犯罪人的处罚,一般都要比故意犯罪轻。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学原理)尹力 国家中长期纲要要点.doc
- 忠县新生镇镇区粮食收储公司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
- 年产100台DZL1-0.8-AⅡ型锅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朱(沱)松(溉)产业带港口物流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教育学原理)康永久 第三讲 教育的历史发展.ppt
- (教育学原理)简明中国教育史课件12.ppt
- (教育学原理)简明中国教育史课件10.ppt
- (教育学原理)简明中国教育史课件7.ppt
- (教育学原理)简明中国教育史课件5.ppt
- 建筑系高年级学生出国留学意向调研报告2.pdf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整本书阅读课件.ppt
- 中考语文复习积累与运用课件.ppt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课件.ppt
- 四川省2015届理科综合试题48套第12套.pdf
- 【课件】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课件】青春牢筑国家安全防线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班会.pptx
- 【课件】原始人的创造+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上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周报:流量加快去中心化,强运营头部品牌影响较小 -2024-.pdf
- T_CSEIA 1005—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要求.pdf
- T_CDSA 504.16-2023_急流救援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