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守望落基山的精神家园
落基山是纵贯北英南北的伟大山脉,它的很大一部分坐落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和哥伦比亚省境内。这里是迄今为止一个没有被人类过度开发的荒野地带。在这一区域有许多世界一流的自然景观:高耸的雪峰,巨大的冰原,迷人的湖泊,以及众多的野生动物。在这里建立的许多国家公园和省立公园。是加拿大人引以为荣的名片。更重要的是。这里给予我们领略和审视荒原之英的机会,教授我们如何保护性开发。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它是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领略和欣赏荒原之英
落基山脉是纵贯北美大陆南北的一条雄伟山脉,加拿大境内的落基山脉是落基山脉的北段。在美国的落基山南段有科罗拉多大峡谷和黄石公园等世界级景观,加拿大的落基山更具有荒野感,没有太多被开发的痕迹。
以班夫国家公园为核心的落基山是加拿大的名胜美景分布带,班夫,贾斯珀,约霍、库特尼、沃特顿五个国家公园和几个省立公园分布在这里。这些国家公园连成一片,把落基山中最美的地方囊括其中。这是世界面积最为广大、美景最为集中的区域。我在这里,仿佛看到了冰河时代的恐龙乐园,造山运动时被冰川侵蚀的岩峰、一万年前生长于斯的印第安人……我有种真正找到荒野的感觉。
然而,我对落基山脉的认识还是微不足道的。在北美洲历史上,落基山以西的地区被称为“最后的边疆”,是19世纪中叶以后才开发的。直到20世纪初,这段落基山还是隔绝东部和西部交往的险阻。当时欧洲皮毛商受利益驱使,力图打通落基山的关隘,留下了不少传奇故事,有些地名和那个时代有关,比如尥蹶子马山口,就是纪念一个被马踢伤胸膛的倒霉蛋。还有的自然探险家把生命的光彩留在山里,如1930年代的一位女登山家,曾以一天一座的速度,连续登上路易斯湖周围的十几座雪峰。
我也知道,1974年,GeorgeLowe和Chris Jones在落基山1800米的North TwIn北壁做了一次令人瞩目的尝试。Lowe的坚强不屈意志和Jones的高度生存潜能最终让他们完成攀登。这是载入20世纪攀登史的路线,至今无人重复。对于养于深闺中、尚未被机械手段肆虐的加拿大落基山,确实需要向这条路线如此认真的投入;我还记得,1978年,传奇的登山家JIm Logan和MugsStump首登加拿大洛基山脉罗伯逊山的皇帝峰北壁,他们历经三次尝试才获成功。
我还知道,加拿大登山家PatMorrow开启了7+2攀登的风潮,从1977年5月至1986年5月,他相继登顶七大洲最高峰。加拿大也盛产批著名探险家,我的好友will Gadd是红牛极限运动队的成员,顶尖攀冰高手,也是滑翔伞好手,我的朋友俄罗斯登山家VaIery Babanov几年前移民卡尔加里,他说,这里生活环境舒适,冬季可以在落基山攀登训练,他非常享受现在的生活。
在面对班夫那壮丽的美景时,会油然而生对自然的敬畏感。正如落基山下的印第安斯东尼部落首领说的那样,“这些山川是我们的礼拜堂、我们的避难所,我们的栖息地。这里是希望之地这里是梦幻之地,这里是避难之地,这里是一个特殊的神圣之所――在这里,众神与我们对话。这些山川是我们的圣地!”
当我终于站在班夫镇对面的山上,放眼望去班夫国家公园尽收眼底。我想起余光中对落基山的一段描述:“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文章很美很摄魂,使人仿佛有一种踏入仙境的感觉。现在我们身临其境,感到余光中的描述贴切到极致,语言难以附加。
野生动物与人如此和谐
我在查尔斯?罗伯茨的动物故事集《野性的亲缘》里看到“动物文学”这一术语。在他看来,动物文学有强大的解放力量,它有助于我们反璞归真,但并不要求我们倒退到野蛮状态。
无独有偶,在加拿大的议会大厦建筑上,人、鱼,猫头鹰,狮子、野牛、怪兽等雕刻艺术品仿佛是在传诵着加拿大人与这块土地的经验,它象征着一个生物圈,突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天上的飞鸟,陆地的走兽,水里的游鱼,从野生生物界到文明的世界,在加拿大的土地上如此和谐地共存。
我们从卡尔加里驱车前往班夫国家公园的途中,不时见到公路旁出现一块绘有鹿或熊图案的警示牌,黄色菱形牌上绘着醒目的图案。这是向驾车者提示此处是鹿,熊经常游走的地方,必须减速缓行,以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确实许多车辆见到此牌都减慢速度,缓缓行进,有时还会停下车来拿出照相机等待拍照的时机。
我们还发现一些人工修筑的短短的水泥通道,有几座桥两旁装有铁丝网――这是专为野生动物穿越公路而修建的动物通道。这是为野生动物修筑的专用桥梁,以方便野生动物穿越公路,确保它们的生命安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