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为自己写的安魂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首为自己写的安魂曲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不仅是一位谱写交响乐的杰出大师,同时也是一位写作室内乐的卓越能手。15部交响曲和15部弦乐四重奏贯穿了他一生,反映了他在特殊时代、特殊环境下的坎坷经历和切身体验。其中,《第八弦乐四重奏》(作品110号,c小调)以其内容和形式的独特,值得作一番考察和分析。   1960年夏天,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应邀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为苏德合拍的影片《五天五夜》写配乐。该片的情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累斯顿画廊的许多珍品由于受到苏联红军的保护,避免了战火的毁灭,最后完璧归赵。在为影片写配乐的三天里(7月12日至14日),作曲家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触很深。他在1960年9月24日的《消息报》上说:“德累斯顿的居民经历的轰炸的恐怖,我们从忍受过这种恐怖的人们的谈话中听到。这为我提供了写作第八四重奏的题材。我被笼罩在影片画面的印象中,这些画面再现了往昔的情景。在几天的时间里,我写出了自己新的四重奏的总谱。我把它献给纪念战争和法西斯主义的牺牲者”①。   这首四重奏包括不间断演奏的五个乐章,乐曲的主题材料分别来自作曲家自己不同时期的作品,其中贯穿全曲的是由作曲家姓名开头的德语拼写字母(D.SCH)代表的四个音②构成的主导动机(即姓名主题)。这个动机最早先后出现在作曲家1948年3月完成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1953年10月完成的《第十交响曲》中。这表明该曲显然具有自传的性质。   据作曲家的女儿加琳娜回忆,他父亲在完成这首四重奏后说过:“我把它献给自己”③。而作曲家在1960年12月19日写给他亲密的友人伊萨克?达维多维奇?格利克曼的信中,更是详细地述说了创作这首作品的过程和想法。肖斯塔科维奇写道:“无论我多么想静下心来完成电影配乐任务,可是暂时却做不到。代替此事的是写了一首谁都不需要的和思想上有毛病的四重奏。我考虑的是,如果我在什么时候一命呜呼,未必有谁会写作品来纪念我。因此,我本人决定写这样一首作品。可以在封面上这样写道:‘纪念这首四重奏的作者’。四重奏的基本主题是D.Es.C.H这几个音符,也就是我的姓名的缩写。在四重奏中还利用了我的若干作品的主题和革命歌曲《受尽奴役的折磨》。我的那些主题分别来自以下这些作品:第一交响曲、第八交响曲、钢琴三重奏、大提琴协奏曲、歌剧《麦克白夫人》。作为某种暗示还采用了瓦格纳的歌剧《众神之死》中的葬礼进行曲和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对了,忘了还有我的《第十交响曲》。给自己来一份大拼盘没什么关系。这首四重奏的虚拟的悲剧是这样的,我在写它的时候,流出来的眼泪,同喝了半打啤酒后撒的尿一样多。回到家以后,我曾两次尝试弹奏它,而仍然泪流满面。不过这已经不仅是因为作品的虚拟的悲剧性,而是惊讶于作品形式的美妙完整。或许在此,有某种自我陶醉在起作用,但是这种陶醉可能很快会过去,而自我批评的不舒服感必然来临。”④   据格利克曼在《肖斯塔科维奇书信集》的注释中披露,在创作这首四重奏之前,肖斯塔科维奇有过如下一段经历,格利克曼详细地写道:   1960年6月某日,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来到列宁格勒,没有住在他常住的欧洲旅馆,而是住在他姐姐玛丽娅?德米特里耶夫娜的套房。后来才明白,采取这个举动是故意的。   6月28日我对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作了短暂的拜访。他告诉我,不久前完成了《用萨沙?切尔内的诗谱写的五首讽刺曲》,想让我结识一下这部作品。但是第二天(6月29日早晨)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给我去电话,请求我立即去他那里。当我见到他的那一瞬间,他面部痛苦的表情,慌乱和不安,令我吃惊。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急着把我领进他睡觉的小房间,虚弱地坐到床上并哭起来,大声地痛哭。我恐惧地想,他怎么啦,是否他的亲人发生了巨大的不幸。对我的问话,他透过眼泪模糊地说:“他们早就在迫害我,追踪我……”。我从来没有见过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这种样子。他处于严重的歇斯特里状态。我给他倒了一杯凉水,他喝下去,牙齿在颤抖,而后渐渐平静下来。大约过了一小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控制了自己,开始对我讲述一些时间之前在莫斯科时他发生的事情。在那里,按赫鲁晓夫的提议,决定让他做俄罗斯联邦作曲家协会主席,而为了占据此岗位,他必须入党。承担实现这个使命的人是俄罗斯联邦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彼?尼?波斯别洛夫。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就这样告诉我(逐字逐句地),在1960年6月的一个早晨,在“解冻”旺盛的时刻:“波斯别洛夫想方设法说服我入党,在尼基塔?赫鲁晓夫当政的党内呼吸既轻松又自由。波斯别洛夫赞扬赫鲁晓夫,说他充满青春朝气,他就是这么说的――‘青春朝气’,他有庞大的计划,而我必须加入党的队伍,这个队伍不是由斯大林领导,而是由尼基塔?赫鲁晓夫领导。在完全不知所措的情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