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的艺术人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博士的艺术人生   “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当男高音。我将努力把这辈子没学好的认真学好,更好地为老百姓歌唱!”这是在2006年岁末,笔者第一次去寓所拜访84岁高龄的楼乾贵时,先生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多么朴素的话语!它既饱含着楼老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也流露出歌唱家对痛失个人舞台黄金时段的无尽惋惜,更体现出老一辈歌唱家对声乐艺术的不懈追求。   “少年教堂耶稣吟,青年学医兼美声,人到中年走专业,歌剧院里咏余生。”这是笔者经过采访楼乾贵先生后,对其人生经历的概括。      一、认识传奇人物楼乾贵      正是这位50年代家喻户晓的男高音歌唱家楼乾贵,不仅拥有着多重身份――医学博士、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专业医师兼教员、非科班出身的职业歌唱家、中央歌剧院一级演员与艺术指导等等;而且当时还曾引发了爱好文艺的贺龙和国家妇联的康克清的人才争夺。总理对楼乾贵的印象很深,认为歌唱家难得,最后表态落实他到中央歌剧院从事演唱。①2004年,第四届中国音乐节“金钟奖”组委会宣布楼乾贵与巩志伟、宋扬、孟文涛、罗忠?F5位音乐家荣获终身荣誉奖。②楼乾贵的歌唱究竟有什么特殊魅力?带着这一问题,笔者反复聆听了几乎所有楼乾贵的歌唱专辑,在被其美好歌唱深深吸引的同时,也走访了部分亲自聆听过楼先生现场演唱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著名音乐理论家冯光钰等。他们认为楼老极其重视在实践中将美声唱法用来为中国老百姓服务,特别注重歌唱中的Legato(连贯)。   2007年5月2日,笔者再次来到楼老的居所进行采访。令人诧异的是:虽然楼先生因2004年摔伤腰而行动不便,但精神状态很好,思维极其敏捷,声音洪亮且极富穿透力。在连续三小时不间断地采访期间,为了更好地解释他的歌唱理念,他不厌其烦地向笔者示范正确的呼吸状态,并即兴演唱了男高音著名咏叹调《偷洒一滴泪》的片断。笔者第一次在现场感受到楼先生不凡的歌唱功底与良好的艺术修养。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关于楼乾贵这样一位著名歌唱家的相关研究资料却十分稀少,尤其是关于其歌唱特点及其成因的系统研究及声乐教学理念的研究更是空白。而这些方面对于歌唱家的研究往往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此作为重要研究对象。      二、楼乾贵的艺术追求      以郎毓秀、应尚能、喻宜萱、沈湘、周小燕、郭淑珍、楼乾贵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歌唱家,利用自身外语优势与对外交流的机会,在把美声唱法的特点及曲目带回国内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美声唱法的民族化问题。他们以自身高规格的艺术追求与教学实践,使中国美声唱法在短期内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作为中国美声唱法的开山鼻祖,他们直接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新一代美声歌唱家,其历史地位是既定的。非科班出身的楼乾贵,在艺术追求道路上付出了辛劳甚至是生命的代价,难能可贵。   1.早期艺术追求   早期的教会学校演唱的圣咏与爱国歌曲、中学时期参加的口琴队及音乐欣赏活动,使年轻的楼乾贵在高中毕业后便萌生了报考上海国立音专的打算。尽管遭到父亲的反对,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还是在7年的医学院生活中有连续6年声乐学习,他节衣缩食分别师从李斯奈、劳景贤、罗碧切克夫人学习声乐,并一度以歌唱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习一年,其歌唱深受欢迎。但后因时局变化被学校劝退。③   2.从医师走向歌唱家   楼乾贵认为他从业余走向专业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必然。因为他的一生与歌唱紧密相连。他的妻子也中断了上海国立音专的学习赴京从事教育事业。在协和医学院6年公共卫生教育工作期间,他积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和辅导工作。代表性的有1951年与郭淑珍、杨彼得、王连三等音乐家举办的“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义演,音乐会上担任独唱,这是楼乾贵在解放后首次与专业音乐家同台演出;1953年应邀随中国青年艺术团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并获独唱银质奖;同年,赴朝鲜慰问演出;1954年6月,中国音协举办了楼乾贵、张权、周广仁、蒋风之独唱独奏音乐会,而后是“纪念世界十大名人德沃夏克音乐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赴苏、捷、波、罗等东欧国家巡回演出。演唱受到各界高度评价。      三、楼乾贵的歌唱特点及其成因      1.发表专业论文:从楼老发表在《人民音乐》和《人民日报》上的4篇论文中,可以管窥其歌唱理念。在1956年8月26日《人民日报》的短文《中国歌和洋唱法》中,他认为从事西洋唱法的人应该努力向民族遗产学习,唱好中国歌,也评论了第一届全国音乐周时的不同争论。当晚在怀仁堂演出时,周恩来总理对他说:“我拜读了你的大作,立论是公正的。”80年代发表在《人民音乐》的《时刻不忘自己的社会职责》、《我从事声乐艺术的一些体会》,分别从歌唱家对歌唱服务对象、歌唱中的节奏变化、歌唱中的感情把握与锻炼、歌唱与生活的关系、如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