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破坏的模型试验与分形特征研究 Model Test and Research of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n Structure Damage of Composite Lining of Tunnel.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破坏的模型试验与分形特征研究 Model Test and Research of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n Structure Damage of Composite Lining of Tunnel
第35卷,第4期 中 国 铁 道 科 学 V01.35No.4
2014年7月 CHINARAILWAYSCIENCE July,2014
文章编号:1001—4632(2014)04—0059—06
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破坏的模型试验与分形特征研究
董承全,胡在良,熊昌盛,张佰战,王军东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采用C20混凝土制作两端固支的双层复合混凝土板作为隧道复合衬砌结构模型,通过模型试验模
拟高围岩应力地区铁路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分析应变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于
测量数据在时间上的分布具有分形特征,所以采用分形几何方法,分析应变和位移的分形维数及其与应力水平
的关系。结果表明:应变和位移随着加载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自加载开始至加载全程时间的约50%时,应变和
位移较小且基本呈线性增加;当加载超过全程时间的约80%时,各测点的应变和位移快速增大;应变和位移的
分形维数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呈现降维一升维特征,当应力水平达到极限应力的约80%时,出现分形维数由降
维向升维转变的临界点,因此,在隧道施工安全监测过程中,可以将该点作为隧道复合衬砌结构破坏的临界点
进行安全预报。
关键词:隧道衬砌;混凝土板;变形破坏;模型试验;分形特征;破坏预报
中图分类号:U451.4文献标识码:A
在高围岩应力地区进行铁路隧道施工,扰动破 厚度为1501TIITI,其中上层代表初支,厚度为50
坏了原有的岩体应力平衡状态,过高的围岩应力常 n31Tl,下层代表二衬,厚度为100mm,如图1所
造成岩体及混凝土衬砌破坏,给施工安全带来一定 示。在下层板(二衬)表面布置应变和位移测点,
的影响。因此一些学者采用理论分析或者试验的方 测点位置如图2所示,图中b。,b。,…,b。为应
法对隧道施工安全、岩体和混凝土结构变形破坏规 变测点,C。,C。,…,C。为位移测点。模型试验通
律等进行了研究[1唱],笔者也曾通过混凝土板受载 过千斤顶施加均布荷载,并采用分级加载方式进行
破坏试验,采用时序分析法,分析了材料破坏过程 kPa,直至
加载,每分钟加载1级,每级荷载200
中变形与参量的关系[9]。但对如何与现场实际结 模型破坏;压力稳定后测读并记录各测点的数据。
合,有效监测并预报隧道衬砌变形破坏缺乏深入的 围岩应力
研究。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C20混
凝土制作两端固支的双层复合混凝土板作为隧道复
反力
合衬砌模型,通过模型试验模拟隧道复合衬砌在外
图1试验模型及其加载示意图
力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分析应变和位移随时间变化
而变化的规律;综合现场监测数据,探讨预测并预
报高围岩应力地区铁路隧道衬砌破坏的可能性。
1模型制作与试验方法
衬砌模型采用双层复合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
△应变测点*位移测点
等级为C20,边界约束条件为两端固支,该板的长
图2测点布置图(单位:mm)
400
度为1 mm,跨度为760ITIITI,宽度为600mm,
收稿日期:2013—07—20;修订日期:2014—02—30;
基金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1G010一B)
作者简介:董承全(1951--),男,湖北宜都人,高级工程师。
万方数据
60 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轮轨关系中的硬度匹配研究 Research on Hardness Matching in Wheel-Rail System.pdf
- 轮轨力测量在高速铁路轨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the Wheel-rail Interaction Force Measurement on the High-speed Railway Track Inspection.pdf
- 轮轨几何学(待续)——轨道车辆与线路的共同课题 WheelRail Geometry (To Be Continued)——The Common Subject of Rail Vehicles and Track.pdf
- 轮胎花纹对车内噪声声品质影响的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Tire Tread Pattern on the Sound Quality of Interior Noise.pdf
- 轮轨干摩擦下的轮对横向自激振动机理 Lateral Self-Excited Vibration Mechanism of Wheelset Subjected to WheelRail Dry Friction Contact System.pdf
- 轮轨几何学(续完)——轨道车辆与线路的共同课题 WheelRail Geometry (The Last Part Continued)——The Common Subject of Rail Vehicles and Track.pdf
-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计算再研究 Further Research on Wheel-rail Contact Geometry Calculation.pdf
- 轮轨摩擦耦合热弹性有限元分析模型 Elas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of coupling friction heat for wheelrail.pdf
- 轮轨多点接触计算方法研究 Study on Wheel-rail Multi-point Contact Calculation.pdf
- 轮轨摩擦温升有限元分析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Wheel-rail Frictional Temperature Rise.pdf
- 隧道岩溶突水危险性模糊多模型组合评价研究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Model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to the Risks of Water-Bursting in Tunnels in Karst Regions.pdf
- 隧道工区瓦斯等级可拓评价体系研究 Studies on Extension Evaluation System of Gas Level in Tunnel Work Areas.pdf
- 隧道大气细颗粒物及其元素的粒径分布特征 Siz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Airborne Fine Particles inside a Tunnel.pdf
- 隧道工程突水机制及对策 Mechanism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ater-Bursting in Railroad Tunnel Engineering.pdf
- 隧道工程高水头地下水的处治 On Problems Caused by Ground Water with a High Water Head During Tunneling.pdf
- 隧道开挖中的应力旋转和裂隙塑性变形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Stress Rotation and Plastic Deformation of Cracks in Tunnel during Excavation.pdf
- 隧道开挖面接近地质界面时围岩位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when Tunnel Excavating towards the Geological Interface.pdf
- 隧道式锚碇与上覆隧道相互作用的力学性能研究 Research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mpound Tunnel Anchorage and Overlying Tunnel.pdf
- 隧道掘进机刀盘结构性能评价研究关键问题分析 Analysis of Key Problems in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TBM Cutter Heads.pdf
- 隧道掘进机技术改造的重要性 Importance of Techn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