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拓本面面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碑帖拓本面面观   拓片的分类      拓本依拓法、工具的不同可分为扑拓(垂直碑版上下扑打施墨)、擦拓(图1)、刷拓(平行于碑版来回施墨)、隔麻拓(在已经上碑的拓纸上再蒙一层“网网绢”,然后捶拓,拓片上就会出现丝网状,类似麻布片。图2)、毡蜡拓(拓片上施蜡防潮防蛀)、颖拓(颖就是指毛笔,用毛笔画出类似拓片的效果;图3)等。      依墨色不同可分为:墨拓、乌金拓(多施于刻帖,上纸后用棕帚反复刷擦,数遍上墨,直至乌光透亮如镜。图4)、蝉翼拓(薄纸淡墨拓,一气呵成,有较高技术难度)、朱拓(用朱砂代替墨汁,或用于初拓,或取富贵吉祥之意)、色拓(主要为蓝色、绿色)、瓜皮拓(文字部分用浓墨,文字间隙的空行用淡墨隔开,整张拓片类似西瓜皮纹样,少数亦有文字用淡墨,空行用浓墨。图5)、浓淡拓(图6)。   依使用颜料不同可分为:墨汁(最常见)、煤加胶或烟灰加胶(多用于拓制大面积摩崖,节省墨汁降低成本,但是翻阅时容易掉黑污手)、墨蜡(黑蜡涂擦的拓片,文物价值、艺术价值较低)、朱砂加鸡蛋清(用于朱拓,蛋青起到粘附朱砂的作用。图7)、国华颜料等。      依版本不同可分为:孤本(传世只此一本,文物等级中的最高级别)、善本或称珍本(通俗地讲就是进入文物范畴,已经不同于寻常的收藏品,以年代早、流传少、拓制精为基本特征)、初拓本(善本中的一种,特指碑刻出土之初的最早拓本。因各种碑帖初拓本的拓制时间不同,流传数量不同,故初拓本的文物价值亦各有不同)、精拓本(金石家监拓或出于良工手拓,多选用佳纸旧墨)、翻刻本(原碑帖尚在,依样另行刻制用以传拓,属盗版谋利性质,文物价值较低,仅有版本研究比较价值,作反面教材看待)、重刻本(指原碑帖已经毁佚,依旧拓重新翻刻,属再造文物性质,尤以官刻为佳,此类碑刻的拓本仍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伪刻本(原无此碑,文辞或抄录古文献或凭空杜撰,字体多依傍所要仿造时期的其他碑刻,文物价值极低)等。   依拓制时间可分为:唐拓、宋拓、元拓、明拓、清拓、民国拓、近拓等。清拓又分清初拓、乾嘉拓、嘉道拓、清末拓等,目前我们将咸丰同治以后至清末民初以前的拓本又笼统称为“旧拓”,民国拓本则多称“近拓”,对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拓本称为“最近拓”(按:各个历史时期对“旧拓”“近拓”的划分各有不同,阅读前人碑帖鉴定书籍应该加以区分。解放后至上世纪80年代以前,碑帖传拓几乎停滞。)有一个情况值得注意,那就是清末民初金石收藏兴旺发达,拓本存量较多。相反,如今这些碑刻躺在博物馆中,多加盖玻璃罩子,私下传拓相对困难,故“最近拓”数量反倒远远少于民国时期的“近拓”。      特殊拓法如全形拓(图8),展现佛像、钟鼎、石雕、紫砂、陶瓷等器物的立体效果,有拓有画,拓工要有较高的美术修养,深知透视原理。此技术近乎失传,应该申请联合国非物质遗产保护。      拓本的组成      拓本是拓片的一种最主要的装裱样式。   对于从碑刻上捶拓下来的拓片,有几种收藏保护办法,最常见的就是折叠装袋收藏。其优点是未经装裱用浆,不会生虫蛀,缺点是不便欣赏,经常翻阅容易折损,而且巨碑多接纸(由数张小纸拼接成大纸)传拓,接口不用浆糊,几经翻阅势必脱节,无法折叠复原。因此出现了卷轴装,如同书画一般装裱成卷轴。碑帖卷轴装外观与书画卷轴装看似相同,其实装裱手法略有不同,书画装裱可以用刷子尽量将书画作品刷平,但是碑帖有黑白两部分,白的是字口,是欣赏的主体,黑的是石面着墨处,若统一刷平,则字口撑大变形失真,故碑帖装裱要求较高。评价一本碑帖装裱的标准,应该是字口略带皱褶,着墨处刷平。如果是已经刷平的误装的碑帖,遇到好的装裱师,还是可以挽救重装的。方法是揭裱后置于裱画台上反复喷水,利用碑帖着墨处与字口吸水伸缩程度不一的原理,还原恢复字口皱褶。卷轴装便于张挂欣赏,而且保留原碑行款面貌,但是无法拿到书案上进行临摹(手卷除外)。   为便于在书案上阅读拓片,古人发明了拓本又称“裱本”的装裱样式。裱本分简装、精装。最简装又称“剪裱本”或称“割裱本”(图9)。“剪裱割裱”顾名思义就是将高大的碑刻拓片(每行多则数十字),逐行剪割成普通书本高低的字条,然后按页从右到左依次粘贴在废旧无用的线装书中,考究一点就粘贴在自制的空白线装书中。这种装订形式一定是拓本的最早样式,古人将高大的碑版拓片改装成便于翻阅的书本样式虽然简便易行,但是剪裁的碑帖字条一般参差不齐,极不雅观。随着装裱技术的发展,将书画册页的形式移置到碑帖拓片之上,预先在剪裁后碑帖字条的字与字、行与行空隙处加上墨签条(墨色接近的废弃拓片的边角料),填补露白处,然后按类似书画册页装裱的步骤制成经折式、册页式。      碑帖主体部分制作完成后,还要在前后添加副页,册前副页用于题端或题签,册尾副页用于题跋。最后在前后副页之外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