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氏孤儿》的“陈氏”演绎
[摘 要] 陈凯歌大胆选择了“赵氏孤儿”这个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以不同于以往艺术形式的电影艺术,对这则故事的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了独特的演绎。与《史记》的记载和元杂剧《赵氏孤儿》相比,电影《赵氏孤儿》有所继承,但更多的是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大胆地颠覆了长期以来早已在人们心目中定格的复仇主题和英雄人物形象,从而完成了对《赵氏孤儿》的“陈氏”演绎,体现了陈凯歌对这一中国经典历史故事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 《赵氏孤儿》;电影;《史记》;元杂剧;演绎
“赵氏孤儿”的故事发端于《史记#8226;赵世家》。①据《史记#8226;赵世家》记载,赵氏先祖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年)曾遭族诛之祸,赵朔遗腹子赵武在公孙杵臼和程婴的佑护下侥幸免祸。赵武长大后,依靠韩厥等人恢复了赵氏宗位。由于该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悲壮感人,因此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七百多年前的元代,杂剧作家纪君祥又把它编成剧本。2010年岁末,陈凯歌以不同于以往艺术表现形式的电影艺术,对故事的主题、人物形象等进行了既不同于《史记》的记载又有别于元杂剧的独特演绎,为我们呈现出了陈氏版的《赵氏孤儿》。
对故事主题的演绎
“复仇”是贯穿于《赵氏孤儿》始终的主题,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然而,由这一主题所引发的一系列相关内容,使得对故事主题的丰富性演绎成为可能。
首先,是关于复仇的起因问题。据《史记》记载,晋景公时,屠岸贾因惩治杀害晋灵公的逆贼而牵连出赵盾,尽管晋灵公遇害时赵盾不在,但屠岸贾坚持要对其整个家族进行惩罚。表面上看,这是臣子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所采取的正常举动,然而,在本质上却是卿大夫之间互相排挤、倾轧的必然结果。尽管影片中对复仇起因的交代与《史记》有所不同,但对于事件本质的把握还是十分贴切和到位的。
其次,是关于该不该复仇的问题。可以说,从《史记》的记载及后世对故事的演绎来看,这原本不是个问题。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8226;卫灵公》)儒家认为,在法律失范的情况下,复仇是具有正义性的。当法律无法对罪犯实施惩罚时,个人的复仇就成为一种伸张正义与替天行道的合理手段。因此,复仇以及复仇的正义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电影《赵氏孤儿》则从一开始就把该不该复仇作为一个问题提了出来,并引发了观众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赵庄姬对程婴的临终嘱托,表明了自己不愿让孤儿复仇的心意。而在影片的后半部分,程婴却整天都在想着复仇。这样一来,赵庄姬与程婴之间就在是否应该复仇这个问题上处于对立局面,而这也正是陈凯歌向观众提出的问题。它显然是对千百年来人们久已形成的习惯思维定式的一次有力颠覆,同时也丰富了故事的主题意蕴,为观众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
再次,是关于为谁复仇的问题。根据《史记》的记载及后世对故事的演绎,为赵氏家族复仇似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电影中的程婴却更强调为他的儿子复仇。这是因为,此时的程婴,已不再是《史记》中那个忍辱负重、杀身成仁的崇高英雄形象,这无疑削弱了故事原本所要表现和弘扬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舍生取义的精神。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又不失表现了程婴这个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正常人性、人情,因为他不仅是一个受赵庄姬临终重托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父亲。不仅如此,这也是对许多传统文学作品中那些不食人间烟火、丧失正常人性的反常异举的否定与批判,并提供了某种可供借鉴的演绎视角。
复次,是如何复仇的问题。从《史记》的记载“於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1]1785可知,赵武是在晋景公和韩厥的帮助下得以复仇的。在元杂剧中,程勃在卷宗中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后,亲手用学来的武艺取了屠岸贾的性命。而影片中的程婴,从决定要复仇的那一刻起,就打算让赵武亲手杀了屠岸贾。于是,他主动“携子程勃,甘愿拜为屠岸大人的门客,一生侍奉屠岸大人,直到永远。”然而,正如韩厥所言:“这对程勃不公平。”的确如此。程勃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让他去杀死从小就与之朝夕相处并且感情深厚的义父,这对他来说是很难接受的。无怪乎当程婴很严肃地告诉他仇人就是屠岸贾时,他一点儿都不相信。即便到了后来,在他了解并相信了事情的真相后,让他去杀屠岸贾也是对其精神和情感上的致命打击和严重伤害。一般来说,即便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也不可能像程勃那样,没有任何缓冲和过渡就很自然地接受了这一切并采取行动试图杀死屠岸贾。如果把这一现象的理由归结为程勃的懵懂无知,那也未免太过牵强。因此,影片在对复仇过程中这一重要环节的处理违反了正常的人性发展逻辑,显然缺乏认真的考虑。
最后,是关于复仇结果的问题。在《史记》中,赵氏孤儿在深山中隐匿15年,后在韩厥和景公的帮助下重获封地。程婴见功业圆满,欲下报赵朔和公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