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号》的叙事线索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角七号》的叙事线索分析   [摘 要] 影片《海角七号》是由台湾新生代导演魏德圣执导的一部文艺爱情片,故事构思精巧,风格清新质朴。本文通过对影片多条线索交织结构的梳理,将影片中线索与线索相互照应和相互注解的关系以及线索内部对立组的冲突与最终的消解进行分析,并运用电影的视听影像元素对影片的文本及叙事结构进行解读,突出呈现影片独特的叙事方式与表现手法,进而帮助观者更深刻地理解影片的主题和思想。   [关键词] 照应;注解;对立;矛盾消解;《海角七号》      电影《海角七号》是台湾年轻导演魏德圣2008年拍摄的一部浪漫爱情故事,影片结构精巧、风格清新。导演运用多种修辞与表现手法如隐喻、象征、对比、照应、意象等将故事叙述得富于深意,再加上多线索交织讲述和生动的人物塑造,使影片立体而丰富,也使影片在艺术上和商业上都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故事梗概   1945年日本战败后,被遣送回国的一位日本教师在回乡的轮船上每日都给他留在台湾的女友小岛友子写信,这七封书信一直珍藏在日本老先生的柜子里。直到老先生死后,他女儿替他寄了过来。七封情书以及寻找收信人小岛友子是电影贯穿始终的一条主情绪线,与之相照应的是台湾男生阿嘉对音乐梦想的追求以及日本女孩友子与阿嘉的感情发展线;另一条基础线就是围绕着日本歌手在恒春小镇举办海滩演唱会,原住民代表力挺当地人乐团参与演唱会的暖场表演,为自己争回拥有海滩的权利;这几条线索在海滩演唱会上交集,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际,“彩虹的两端足以跨过海洋,连接我和你”,对立和矛盾在演唱会上得以消解,以阿嘉为代表的台湾年青一代原住民正是桥梁和邮递员,沟通并传递了包容与友爱,达成了和谐与共存。   影片分析   影片《海角七号》是以多条线索交织的方式来讲述的,它以线索与线索相对照以及线索内部元素的对立形式来推动故事的发展,最后所有线索汇集达到故事的高潮,在电影音乐特有的听觉感受中完成主题的表现――爱与梦想,从而抵达观者的内心深处使之获得心理满足。影片中情书这条主线和阿嘉追求音乐梦想、阿嘉与友子的感情这两条线索形成照应和相互注解的关系;而海滩演唱会这条架构故事的基本线索是在一组组对立元素的冲突中发展,最终在圆满的演唱会表演中将矛盾消解,达到新的平衡。   (一)照应――七封情书对故事情节的注解   影片中日本老先生写给小岛友子的情书以旁白(声音)的形式呈现,复调式反复的低回吟唱使故事浸润着化不开的浓情。码头上、甲板上、船舱里当时情景的再现有着浓重的话剧感,特有的表现方式将过去与现在的时空分隔开来。观众由此产生间离感,通过听觉感官加之字幕的文本对应(对白语言为日语),促发进一步反思。   故事以第一封情书的旁白开始:在1945年的圣诞节――本该团圆的时候,这位日本教师被遣送回国,虽是回家却更像是别离,因为他不得不隔海与爱人分开;与之相对应的是载着阿嘉全部家当的摩托车也驶向了南方的家乡,他摔掉了吉他与他的音乐梦想告别,只有在后视镜里留念渐行渐远的台北。   旁白低沉的声音再次接入海轮驶去的画面,能指是情书的内容,所指正是漂泊旅人的心声。反观此时的阿嘉,他北漂的音乐梦想没有达成,内心痛苦而挣扎着回到家乡,冲突感极强的摇滚乐加注摩托车的愤青符号呐喊出行者心中的压抑和渴望,正契合着信中“我爱你,却必须放弃你”所表达的对与爱人分别的无助,对阿嘉而言,他倾诉爱的对象是他的音乐。   这前两封信的内容是与阿嘉对音乐艺术的爱相互观照的,从第三封信开始织入了另一条线索即阿嘉与友子的爱情故事由此展开。“你是在南方艳阳下长大的学生,我是从飘雪的北方渡洋过海的老师,那时我爱上你”,信中写道。与之对应的是从遥远日本来的女孩友子与南方小镇里叛逆的男生阿嘉在当地的乐手选拔赛中初次相遇;同时吹口琴的当地人劳马快乐地弹奏着吉他,让这个自命不凡看不起原住民传统陈旧东西的阿嘉重又唤起对音乐的爱。影片运用诗化的影像,将徜徉在南国故乡脑海里的他叠印在星空里,让梦想植根于现实的土壤。   第四封信诉说着日本教师为自己的懦弱在心里哭泣,却又欲哭无泪的悲伤情绪。而此时的阿嘉也正体味着海水的苦涩与咸腥:乐团排练一团糟,送信工作又遭到上司和老邮递员茂伯的指责,日方的音乐监督友子也和他产生矛盾想要离开……这种种的一切都让乐团的海滩表演和阿嘉与友子的感情陷入困境。影片里戏剧性的转折在于茂伯的加入,他用一份喜柬将友子留下同时顶上了贝司手的空缺,乐团的成员们和阿嘉的父亲集体帮阿嘉送信让他专心于写歌,而阿嘉的感情在第五封信的注释里“十二月的海带着愤怒,随着不安的晃动”,借着喜宴上小米酒的劲儿迅速地发展起来。友子的愤怒和不安在激情里消融,但对于阿嘉的爱情依旧恍惚,似海上的雾霭看不真切,她看过了这些未曾寄到的60多年前的情书,请求阿嘉一定要找到收信人小岛友子并亲手交给她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