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钧瓷的传承与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钧瓷的传承与发展   瓷器、茶叶、丝绸历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而被加以传播。宋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中,钧瓷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技艺古时被作为宫廷御用品。经过千年的文化传承,钧瓷从当年的宫廷御用品,到今天“香港回归…博鳌亚洲论坛”等重大国事活动的“国礼”,再到专家、学者和国内外收藏家的博物架,瓷器爱好者和寻常百姓的案头。“旧时王谢堂前燕”的钧瓷,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在岁月的洗礼中历久弥新,仍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彩。   纵览今天钧瓷工艺发展的状况,人们可以深切地感到:钧瓷之所以能在当代发扬光大,在于钧瓷艺人潜心耕耘、埋头苦干,实现了对钧瓷造型的不断探索、釉色的不断创新、理念的不断突破等,更在于他们源自内心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有审视产业发展时难能可贵的清醒、冷静和睿智……      当代钧瓷的造型      钧瓷造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艺人们表达文化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具体的物质载体。不同文化思想的差异与碰撞,必然会在造型上清晰地显现出时代的烙印。如唐代因受佛教的影响,就追求恢弘大气,拒绝小巧玲珑。宋代崇尚道教,讲究自然淡泊,排斥繁复和刻意。唐、宋钧瓷造型大多以优美的线条为基体,鲜有耳饰,整体造型端庄、古朴、大气、理智中透出“无为之为”“不争之争”的境界。而元代钧瓷形体增大,在造型装饰方面,采用了堆雕、镂孔等装饰技法,并与元朝蒙古族粗犷的民风相吻合。明清时期,钧瓷的发展进入停滞期,再也难以绽放绝代风华。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钧瓷烧制工艺得以重新恢复。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刚刚恢复的钧瓷业尚处于萌芽阶段,老一代艺人由于没有受过现代美术的线条与造型训练,大多是仅靠民间口耳相传的口诀,故作品缺乏线条、比例与结构的节奏感。烧制出的钧瓷釉色单一,工艺简单,造型笨重,色调灰暗,和“宋钧”显赫的历史地位与艺术特色极不相称。   钧瓷的大气和粗犷,决不是工艺的笨重、粗糙!以工艺美术大师苗峰伟等为领军人物的一批钧瓷艺人暗暗下定决心,一定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发扬光大,才无愧于千年钧艺传承人的使命。当代钧瓷艺人在总结前人造型的基础上,将点、线、面、体、光、色、质、材和其他造型因素(信息、条件、符号)充分运用,诉诸于人们的感官,同时大胆吸收各瓷区和其他艺术品种的优秀风格,在造型上更加多样化、自由化,作品大多线条流畅、饱满、夸张、洗练,视觉面有意加大,丰富着钧瓷的表现形式。如古代的玉壶春瓶,形态端庄,线条朴实,但过于质朴、原始。当代钧瓷艺人对玉壶春瓶“S”形曲线作了微妙的调整,使整体器形就像一颗将滴未滴的水珠,静中有动,动中寓静。使造型的点、线、面得到完美统一。还有当代烧制的“匀瓶”“广口瓶”等,也线条流畅、简洁、优美,且适合釉的流动与变化,造型变化看似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令人称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钧瓷造型,较少注重面部表情的细化。当代钧瓷名家却特别注重细节雕琢。往往将人物、动物细腻的表情、神态和肢体动作都刻划得极入微,使宏观的大气与微观的细腻并行不悖,造型有了神韵,“活”了起来。一尊高不盈尺的水月观音坐像,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创新,经过雕眼、修眉、画唇等30多道工序,展现出完整、丰富的面部表情。同时以粘贴手法设置双层的莲花瓣,一朵朵逼真的花瓣美丽绽放,让人惊叹。      当代的“釉为钧之魂”      钧瓷无对,窑变无双。钧瓷美在窑变,在于出窑后不可预知的变幻神奇。1000多年来,钧瓷艺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可以实现丰富的窑变效果。在古代,这个故事如何嫦娥奔月一样是个美丽的传说。不过今灭,勇于创新的钧瓷艺人正在让昔日的传说变成现实。   当代钧瓷艺人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对釉色成分进行了化学分析,并引入液化气烧制技术和无匣钵窑炉等现代工艺、设备,经过反复实验与探索,成功掌握了控制窑变的升温曲线。掌握钧瓷住什么样的温度下进入氧化、还原状态的精确数据,然后通过温度的调控来调整还原气氛与氧化气氛,达到了人工影响釉色的目的。   当代钧瓷艺人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对泥料、工技、气氛、火候的深刻领悟和娴熟把握,促成它向理想的方向自然窑变。他们通过刻苦钻研,―方面破解了许多较为珍贵传统釉色机理,另―方面创造出了诸多新釉色,使钧釉的表现淋漓尽致,极大地拓展了钧瓷釉色的艺术展现空间。   蚯蚓走泥纹,就是钧釉上形成的一些曲折线,最早见于宋代,因其曲折蜿蜒,自然天成,类似蚯蚓行走的痕迹而得名,曾是钧瓷的重要特征之一。形成蚯蚓走泥纹的原因在于,钧瓷的施釉一般比较厚,而且比较黏稠。钧瓷施釉时釉较厚或长久放置,使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形成一些不规则的纹路,后来经过高温阶段,那些被釉填平的地方,就会形成像雨过之后,蚯蚓在湿地爬过的痕迹。当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