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颠覆与背离 反观与审视
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 Jamenson)认为在后现代语境下,“美的生产愈来愈受到经济结构的种种规范而必须改变其基本的社会文化角色与功能。”([美]詹明信著、张旭东等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P429,三联书店1997版)受此影响,美学主体的异化和分裂取代了美学主体的联合和统一。因此,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下,各种美学形式也在发展中逐步改变了自身的美学构成和美学取向,无深度、平面化、复制性的美学追求取代了以审美性和艺术性为内核的传统美学,形成了让?鲍得利亚(Jean Baudrillard)所称的“后美学”(post-aesthetics)。后现代主义电影以体验与游戏的文化姿态,在美学上张扬的也是一种异于传统电影美学体系的“后美学”,这又具体表现在后现代主义电影主题意蕴、文化意蕴、风格意蕴和语言意蕴上。本文就先从主题意蕴和文化意蕴两个维度来探讨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美学意蕴,风格意蕴和语言意蕴将另文再述。
一.颠覆与背离:后现代主义电影的主题意蕴
后现代主义电影消解了现实主义电影、现代主义电影主题表现上推崇的“深度模式”,以一种前卫、先锋的姿态将丑、暴力、性、毒品等反叛式话题,以及变性、同性恋等边缘性话题(即所谓的“亚文化”)引入到电影的主题表现中,但又异于先前电影中对这些题材的处理,后现代主义电影以一种“游戏化”的方式解构了此类题材的深度,突出了其主题表现上的颠覆传统、消解深度、解构权威的一面。
(1)审丑的张扬:废墟上的花朵
在艺术的王国里,“美”与“丑”虽相互映衬、亲如一家,正如雨果所说的:“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转引自蒋孔阳《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P373,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版)但长期以来,“美”受到了艺术家们的青睐和厚爱,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多少人痴迷和神往于发现美的真谛,致力于探讨和研究美的价值和本质。相反,“丑”在美学形态中是当作否定性的,是作为“美”的对立面的,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直到19世纪中叶,波德莱尔的《恶之花》(1857)率先以艺术的眼光来审视被忽略的“丑”,“丑”才有了自身的光彩。在艺术发展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丑”不仅进入了艺术家的视域,而且作为一种美学形态在艺术的殿堂中得到了认可。相应地,“审丑”也以独立的姿态进入了艺术领域。在美学范畴中,毋庸置疑,“美”的审美形态会带来视觉愉悦和视觉快感,但经过艺术刻画的“丑”也同样能化腐朽为神奇,因为“丑的对象,其外在形态对审美感官具有阻拦性,它不会顺利地给人们带来快感,但它却有一种吸引力,促使人们从对象的外在表象中解脱出来,而去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的真实和蕴涵的意味。”(童庆炳《维纳斯的红腰带――创作美学》P349,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版)因此,“审丑”进入艺术审美领域也就无可厚非了。
“后美学”下的后现代主义电影本身具有难以割舍的颠覆性、解构性和非理性,追求的是“祛魅”(disenchanted,马克斯?韦伯语)的审美流向,这也使得它摆脱了传统电影的审美桎梏而在“审丑”场域中自得其乐,不但大胆地显现和渲染“丑”,而且还在电影中大肆强化和张扬“丑”――破坏、死亡、尸体、血腥、乱伦、毒品等等。如《猜火车》(英国,1996)更是展现了“愤怒青年”们对毒品的迷恋,对暴力的嗜好,对抢劫、打架、酗酒的热衷;《黑店狂想曲》(法国,1991)中“人吃人“的阴森和恐怖。透过表层可知,后现代主义电影中大肆张扬的“丑”也同样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创造了畸形与可怕;另一方面,创造了可笑与滑稽”。(转引自蒋孔阳《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P373,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版)可以这样说,“丑”在给观众提供视觉奇观的同时也挑战了观众的收视心理和审美定势。
说到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审丑”,不提到英国后现代主义大师格林纳威影像中的“恋尸癖”情结是不完整的。“恋尸癖”作为现代电影作品的母题之一,国外不少影片有“恋尸癖”情结,如《天使》、《感官王国》等。而格林纳威更是在影像中玩弄着“恋尸癖”,呈现了怪异离奇、匪夷所思的奇观影像。如在《厨房、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英国,1989)中艾伯特的妻子乔治娜为了复仇,将被丈夫迫害之死的情人迈克尔的尸体烹成美食,当成“犒劳”艾伯特的宴品,持枪威逼着“变态狂”式的艾伯特吃下迈克尔的尸体,艾伯特也无奈之下一边呕吐一边吃下一小块。在《枕边禁书》(英国,1996)中嗜书法如命的出版商把诺子的情人杰罗姆的尸体从坟墓中挖掘出来,再把写有《情人之卷》的皮肤残忍地割下,做成书卷,收藏在家中,还不时地当作“宝贝”披在身上。可看出,这些影像中的“丑”已经超越了纯粹概念化的“丑”的表层意义而上升到了对“美”的追认,也即是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_T 1184-1996__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pdf VIP
-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其作用》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PPT课件.pptx VIP
- 无犯罪记录证明-范文.pdf VIP
-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监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5(新版)化学检验工(高级)职业技能考试练习题库【附答案】.doc VIP
- 2025GWH252-16海上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组.docx VIP
- 项目1 1.1 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1)(课件)- 《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四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常用呼吸介入治疗概述.pptx
- 《未来手表发展趋势》课件.ppt VIP
- DB43T 2964-2024 大棚绿芦笋有机栽培技术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