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常州博物馆馆藏南宋戗金漆奁图案谈宋代坐墩.docVIP

从常州博物馆馆藏南宋戗金漆奁图案谈宋代坐墩.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常州博物馆馆藏南宋戗金漆奁图案谈宋代坐墩   【摘 要】常州博物馆所藏南宋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是目前国内出土的五件南宋戗金漆器中最为精美的珍品。该奁盖面上戗刻有仕女游园图案,人物身旁所绘的藤墩图像在考古出土材料中十分罕见,并与传世宋画中的坐墩类家具造型相一致,是我们探讨宋人日常起居与宋代家具等论题的宝贵资料,具有极高的艺术赏析与学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戗金漆奁 宋代家具 坐墩 宋人日常   我国古代先人用漆和制作漆器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期的考古遗址中就已发现漆木制品。在历经战国、汉代等重要发展阶段后,宋代漆器的髹漆工艺和制作技术达到鼎盛。素髹漆器在宋代广为流行,螺钿、雕漆、剔犀、戗金等后世流行的髹漆技术在此时已臻成熟。王世襄先生将宋代漆器的特点概括为“质朴无文与雕饰华美交相辉映”[1]。本文所要介绍的戗金漆奁就是目前我国出土宋代漆器珍品中的代表。   一、藏品情况介绍   常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于1978年江苏常州武进区村前蒋塘南宋墓中出土。通高21.3厘米,外径19.2厘米,木胎,内髹黑漆,外髹朱漆,为十二棱六出莲瓣圆筒造形。奁分盖、盘、中、底四层,每层接合处以银扣镶口,既可坚固器物,又起美观之用(图1、图2)。出土时,盘内盛菱边形铜镜;中层盛木梳、竹篦、竹剔签、银扣镶口的圆筒形漆粉盒;底层内放小锡罐、小瓷盒[3]。   奁盒朱漆表面的装饰图案所采用的戗金工艺是该文物最为人瞩目之处――这是国内出土的首件宋代戗金漆器??物。戗金是一种难度较大的髹饰技法,指在固化的素漆地上用刀尖或针锥等尖状物镂刻、戗划出点、线花纹,然后在凹陷的花纹中填嵌金箔或泥金来制作金色细纹图案的做法。与填漆不同的是,戗金形成的花纹不与漆地平齐,完成后仍露出阴文划迹,这可使图案更为细腻立体。王世襄先生根据出土材料指出至迟在西汉中期已经有戗金漆器[4]。目前关于戗金工艺的记载,最早见于元末陶宗仪所著《辍耕录》。明代漆工黄成的《髹饰录》中记载:“?j金,?j或作戗,或作创,一名镂金,戗银,朱地黑质共可饰。细钩纤皴,运刀要流畅而忌结节。物象细钩之间,一一划刷丝为妙。”[5]宋代戗金漆器长期以来未见实物,这件戗金漆奁的出土,改变了过去认为宋代漆器多一色不施装饰的看法,为宋代漆工史增添了重要材料[6]。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奁盖内侧有“温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10字朱书铭文,记录了漆器的产地、制造者姓名和品质:“新河”是温州城里街巷的名字,“金念五郎”为制作匠人的名字,“上牢”表示器物坚固质量上乘,整句话类似现今的商标广告。由文献记载可知,温州是宋代漆器生产的中心之一,温州漆器在当时享有盛誉。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铺席”一条下就提到了南宋临安城中的“彭家温州漆器铺”。这件戗金妆奁既代表了宋代漆器工艺发展的最高成就,亦是彼时高度繁荣的温州漆器制造业的一个缩影,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将其定为“国宝级”文物。   该奁盖面上戗刻描绘了仕女游园之景,二主一仆在铺设而成的石径上漫步。二主人头梳高髻,身着宋人女子典型的花罗直领对襟衫,抱团扇的女子正以手轻挽持折扇的女子,二人俱是颔首凑颈,似在轻声细说着闺阁趣事。侍童以手捧瓶恭立一旁。人物四周以湖石、草木加以点缀,突出了春夏之交的时令气息。人物左侧安放一坐墩――这件描绘精细的家具便是下文的讨论重点。奁身外壁上还戗金装饰有牡丹、莲花、梅花、芙蓉等四时花卉。匠师运用戗金技法,将人物形象刻画得生动细腻,在表达世俗题材之时仍呈现出宋代器物典雅秀美的时代特点。   二、从藤墩图案谈宋代坐墩   奁盖装饰图案中出现的这件圆形坐墩,应由藤条编制而成,侧面为七个依次相连的藤圈,自然形成七处开光。藤条?С龅幕《仁棺?墩中腹部向外膨出形似鼓状,圆形底圈下有小足支撑。藤墩上铺设丝缕状织物,既增加使用时的舒适度,又起到装饰的作用。   墩,原意为土堆,此处引申指有坚实基础的坐具,与由腿足支撑的凳、杌等无靠背坐具在结构造型上有所区别。清朱琰《陶说》:“墩与杌子异,杌子有足。”[7] 坐墩在中国古代家具史长河中出现的时间较早。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认为唐代妇女使用的束腰坐具“筌台”(或称“筌蹄”)是从战国以来妇女熏香取暖时所用的薰笼演变而来,“绣墩”也与之有紧密的联系[8]。笔者认为筌台类腰鼓式坐具极可能是传自外域,敦煌壁画对此有大量展现。这类坐具与墩在造型上相差较大,墩在我国应有本土的发展脉络。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可以明确的是,坐墩伴随着高坐起居方式的发展确立而日益流行,到了两宋时期已成为最为日常的坐具形式,并历经明清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完善而一直沿用至今。现存两宋时期的文献和绘画材料中均有大量对于坐墩家具的描述,如《宋史?丁谓传》记:“(帝)遂赐座。左右欲设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