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究竟是劳动还是游戏(上)
孙:赤峰有个比较高端的“朋友圈”,说其“高端”,是参与者皆为赤峰市基础教育界精英,能恒久地以读书、实践、写作为生活乃至生存方式,聊的全是“家国大事”;他们从不拉家常,从不晒美食,从不谈论如何养生……这不,燥热干旱的七月底,由红旗中学刘锐锋的两篇短文引发了一个崭新的老话题――学习啥时候能变成像玩游戏那样让孩子有兴趣呢?我突然想起,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中学教书时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学生不爱听课,为何爱听侯宝林的相声?不爱做作业,怎么爱打游戏呢?那不也挺累的吗?可惜那时候根本没有读过前人的教育论著,也没有受过专业的学术训练,仅仅是一闪念而已。
今天,刘王二位老师有深厚学养,虽然意见有些相左,但都能“自洽”,说白了就是自圆其说,因此自然成为主辩,我和韩中凌老师偶尔插一句话而已,其他微友则在“围观”中默默思考、学习、比较。
好一场高质量的辩论和培训啊。
刘:我在微信上写了两篇讨论的文字《让孩子像沉迷游戏一样爱上学习,是可能的吗?》,意在引起大家的讨论。不过,从我发文到王丛老师的回应,间隔只有6分钟,这点时间是根本不可能读完两篇文字的。
王:在微信上看到刘锐锋老师发的原创文章《让孩子像沉迷游戏一样爱上学习,是可能的吗?》,开始的确是没有看文章的内容,就留言道:“不可能!学习是劳动,且是艰苦的劳动,游戏是娱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是我一贯的观点,早在2003年,我就以《游戏、劳动与学习》为题,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2004年的《内蒙古教育》上。留言过后,我是返回头认真看了刘老师的文章的,但恕我直言,我没看到足以支持他的观点亦即足以推翻我的观点的论据。
没看完内容就提出反对意见,的确有不够尊重对方之嫌。但单纯从讨论问题的角度说,似乎也不是绝对不可以。古人云:“窥一斑而知全豹”,要知道一个梨子是什么滋味,咬一口就行了,未必需要把它全都吃掉。
刘:认为“学习是劳动,且是艰苦的劳动,游戏是娱乐”,因而断定让孩子像沉迷游戏一样爱上学习不可能,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价值预设。正是由于大人们这么说、这么做,并不遗余力地宣传“苦难美学”,才让孩子们把学习和“艰苦的劳动”画等号。犹太人把《圣经》涂上蜂蜜,是让孩子们从小感知“书是甜的”,真是南橘北枳,不同土壤结不同的果子,不同的认知造就不同的价值观。
王:我以为这有点儿因果颠倒了:不是大人们宣传“学习是艰苦的”学生才感到苦,才怕学习的;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感到苦,怕学习了,老师才用“学海无涯苦作舟”去激励学生。
其实,学习是劳动,我记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的。劳动都有功利目的,故都有被动性;游戏则相反。劳动和游戏都有脑力、体力之别。体力方面,玩篮球与锄地同样累,但人们愿玩篮球不愿锄地。脑力方面,学习与玩电游都累,但人们爱玩电游不爱学习。
谁能证明可以让学生像沉迷游戏一样爱学习?哪个国家?哪所学校?哪个班级?哪个学科?哪个教师?抑或是作者自己?(个别“学霸”不能算)抑或有人做过实验:在某种情境下,让学生在学习和游戏中自由选择,学生弃游戏而就学习?如有,请告诉我。
据说,人类大脑只被开发了5%左右,只要能全部开发,人人都是超级天才。谁全部开发了呢?没有。还是据说,爱因斯坦也只开发了10%。
1958年“大跃进”中,钱学森撰文说如果充分利用光合作用(30%),亩产万斤是没问题的。但谁充分利用光合作用了呢?也没有。不能证明的命题叫伪命题。
“让孩子像沉迷游戏一样爱上学习”同样是伪命题。谁不想让孩子像沉迷游戏一样喜爱学习呢?关键是,“臣妾做不到啊”!
刘老师为证明“学习是劳动”这个观点的落后,还举了犹太人的一个例子,我觉得犹太人在《圣经》上涂蜂蜜的例子有点逗,并深表怀疑。因为我觉得,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吃的,它甜不甜与学生爱读不爱读有什么关系呢?若真有关系,我们把中小学教材都涂上蜂蜜,学生们就都像沉迷游戏一样爱学习了,岂不天下太平?
孙志毅:也许刘老师记忆有误:我的记忆是“在书上”,不一定是《圣经》。黏糊糊的涂上还得洗掉。犹太人爱读书估计与书上涂蜂蜜关联不大,只有象征意义。
刘:如果说学习是劳动,游戏同样也是。所有的动物在幼年期都是通过游戏来学习的。
学习,也是从孩子早期就开始的,把学习和游戏全然分开本来就是人为的结果。无论是怀特海家族的百年研究,还是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或者杜威的learning by doing,以及我们今天还在推广的布鲁姆的“小循环,快反馈,强矫正”……无一不强调游戏元素。焦尔当说,学习就是对联结进行重新组织,是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知识的解构和意义炼制过程同游戏体验别无二致。
大概,我们对学习的理解各有不同,这可能也是没“成功”前的北京十一学校等被边缘化的原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管理体系》.docx VIP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年版)》全文内容解读PPT课件.ppt
- 2025海南省老干部服务管理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6人(第1号)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五年级数学下册 计算题练习4 人教版2.doc VIP
- 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培训.pptx
- 第一章 VB程序设计入门(VB课件).ppt
- 教师口语基础.pptx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2025年秋期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无内容+二次备课版).pdf
- 箱式破碎机技术参数.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