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李应策散曲及其散曲史意义-浙江大学个人主页
论李应策散曲及其散曲史意义
叶 晔
内容提要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刻本 苏愚山洞续集 三十卷 收录李应策散曲四百八十八
《 》 ,
支 谢伯阳 全明散曲 失收 现今所有的古代散曲史论著皆未论及 尘封高阁 未免遗憾
, 《 》 , 。 , 。
作为一个小令数量居明代第三的散曲作家 李氏散曲在题材 风格 技巧等方面 展现出多
, 、 、 ,
样的文学价值 特别是以时事入散曲的写作手法 有补写古代散曲史的重要意义 结合万历
。 , 。
年间的政治形势和曲学动态 有必要客观评价李应策在明代散曲发展史中的北曲殿军地位
, ;
并借此探讨有关新发现作家 作品的文学史定位和文学史书写等问题
、 。
关键词 李应策 散曲 苏愚山洞续集 文学史
《 》
李应策(1554—1635后),字成可,号苍门,陕西蒲城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任丘知县,
历成都、安阳知县。二十三年,迁刑科给事中,转户科。二十八年,升太常寺少卿,官至通政司左通政。
万历三十年,致仕归,林居三十年。传见乾隆《蒲城县志》卷七《进士》。李氏是一位典型的传统士大夫,
为人正直,颇具政治理想。在中央长居科道,名入《盗柄东林伙》,在时人眼中,是一个强项的东林党人,
故仕途多坎坷,年未五十,即致仕归乡。他与汤显祖是同年进士,颇有交谊,二人文集中皆有唱和之作品;
在京八年,与中央主流文坛多有接触,创作众体兼备,文学造诣益深。著述颇丰,撰有《苏愚山洞续集》
三十卷、《谏垣题稿》八卷、《黉宫补漏》二卷、《六纬质难》七卷、《摹真藻》四卷、《婚丧泊堤》一卷、
《李氏世遗录》三卷等。
遗憾的是,李氏所撰著述,现仅《苏愚山洞续集》(以下简称《续集》)三十卷存世,明崇祯刻本,
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原燕京大学图书馆藏书),属海内孤本。全书四函二十八册,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
白口,双鱼尾,四周双边。版心上书口刻“苏愚山人续稿”,上鱼尾下刻“卷之 ×”,下方书叶次。无
序跋,总目镌至卷二十六。各卷皆先目录后正文,按体裁编排,卷头题“苏愚山洞续集卷之×”,署“蒲
城李应策成可甫著”,卷尾及版心处或有墨钉。今据《续集》中有崇祯乙亥纪事,其刊刻时间在崇祯八
年(1635)以后。
笔者在参与明词整理的相关课题时,曾经翻阅过《续集》,用来校勘赵尊岳《明词汇刊》所辑李应策词。
同时发现《续集》中有散曲三卷,共小令四百八十八支,谢伯阳《全明散曲》失收,相关补编如汪超宏《〈全
明散曲〉补辑》 等皆未补录。其数量之大,足以补写明代散曲史。这三卷散曲,分见《续集》卷八、
卷二二、卷二八,三卷目录皆题署“词”,实多为散曲作品,间有少量诗余,明人多词曲不分,故有此误。
全书共有小令四百八十八支,其中存疑三十二支 ,小令数量仅次于薛论道和冯惟敏,居明代第三。
有关这批散曲的文献价值,以及李氏生平事迹的考证,已有专文介绍 。然而,由于至今所有的
① 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 1994 年版;汪超宏编《〈全明散曲〉补辑》,《明清曲家考》附编,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 赵尊岳《明词汇刊》将《苏愚山洞续集》中的一些作品作为诗余半阕之变体而辑录其中,此有待商榷,笔者
仍将其归为散曲,作存疑处理,共计三十二支。
③ 叶晔《李应策〈苏愚山洞续集〉的戏曲文献价值》,《文献》2008年第3期,第124—130页。
7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