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山洪桥的装饰艺术及民俗意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家山洪桥的装饰艺术及民俗意味    一、洪桥的人文历史渊源   洪桥,原名人祭桥、太平桥,位于湖南省邵东县城西北22公里的范家山镇洪桥村,是一座有着500多年悠久历史的风雨桥。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正德十六年(1521)倾圯。嘉靖元年(1522)知府周思忠体恤民情,率属下勘查,重新修成六孔石礅大木桥,取名太平桥。清乾隆丙申年(1776)对桥礅进行了一次补修,历经三百余年。道光十四年(1834)春,当地山洪爆发,把桥木冲走,桥面坍塌,进士训导周在丰等受命修缮此桥,在当地民众募捐下,历经六年时间,一座六拱大石桥于道光十九年(1839)全面竣工,并改太平桥为洪桥。其上覆盖雨亭避雪霜;两端筑牌楼,使其精美坚固,华实并全;桥中间建有神庙以镇水妖,并设香炉。   洪桥历来是宝庆府(今邵阳市)至长沙的必经要道,名曰“宝长驿道”。既是官道,又是商道,素称宝庆的“东大门”、“东大路”。当时此地车马穿流,商贾云集,热闹繁荣,店铺林立,当时的洪桥铺东西两街,长500余米,宽约60米,200多间门面,居住着上千人。有驿馆、商铺、客栈、药房、盐铺、油坊、染坊、布坊、书院等一应俱全,俨然一座功能完善的商城。廉桥的药材、陶器,太平的鱼类、黄花,范家山的笔墨、柑桔,佘田桥的竹木制品,莳菇萝卜,火厂坪的土纸、铁钉,仙槎桥的刀剪、五金等等,齐聚洪桥铺,运销省内外,上至湖北、京城,下辐云贵、两广。素有宝庆“大东路”、“小香港”之称。它是官府交递文书、官员息宿的公馆驿站,是商贾贩运货物、交换商品的集散地。正如成文于洪桥建成之际的《源流序》碑文:“今幸履道坦坦,驱马悠悠,自西向东,既往既来矣。”   洪桥不仅东达京省,同时还西通云贵,车马络绎不绝,成为官兵通往之要津。清代末年湘军统帅曾国藩曾在这里驻兵屯营;民国初期,讨袁北伐名将蔡锷将军曾率兵途经洪桥;1949年8月,林彪指挥的“衡宝战役”,人民解放军某团追击国民党残匪白崇禧部,也曾经过洪桥,往新邵龙山挺进。    二、洪桥的装饰艺术特征   风雨桥是侗族的一种建筑风貌,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湖北等地。建于交通要道的风雨桥,既方便行人过往歇脚,也是迎宾送客的场所。风雨桥通常由桥、塔、亭组成,以木料凿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风格独特,建筑技巧高超,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垮。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石桥墩上建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历来由民众集资、献工、献料建成,桥头立石碑,镌刻捐资、献工料者姓名。   洪桥全长55.5米,宽6.83米,高8米,每拱跨度9.25米。桥两端各筑高约7米的大牌楼和长达10米的20级石梯台阶作引桥;桥下六拱连体,以青石筑砌,气势磅礴;桥面由476块青石板铺成,最大一块长2.5米,宽1.38米;桥沿两边石栏用64块青条石筑就,最大的一块长达3.6米,重数吨;桥上风雨亭由84根园木柱和96个“井”字斗梁支撑,每柱缀联,妙处横生;桥中部设七圣神殿,镇桥降福,保一方平安;内竖新旧石碑20通,其中清代碑13通,分别记载着修桥历史根源和募捐人员名单;桥沿北面中心嵌有清代进士石岳楼之妻胡氏所捐的一面铜镜,作为镇邪驱妖之圣物;东西两端衔接洪桥老街铺面,合面街中石板路,平坦光洁,有公馆、店铺、客栈、作坊等等。   洪桥的石雕以浮雕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东西牌楼上分别雕着“唐僧取经”、“八仙过海”等神话传说图案,形象逼真。牌楼拱门两边分别镌刻着“自西自东欣远道,既来既往乐亨衢”与“洪水长清歌利济,桥梁永固发安澜”的妙联,文字装饰风格恰到好处。石栏内侧雕刻着各种不同的花草、鸟兽、几何花纹、桥神菩萨、玉带宝剑、九宫棋盘等,精美别致,栩栩如生。桥面上的石刻还有双狮绣球、鹤驾祥云、凤凰摆尾、五福临门、麒麟望日等,其造型朴实敦厚、动态自然。木质结构盖青瓦的风雨亭精巧风雅,古色古香,成为当地的一大人文艺术景致。    三、洪桥的社会民俗意味   洪桥所在地视野开阔,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它500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了许多的神话轶事,也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动――“洪桥祭祀”。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着生、老、病、死,关注着衣、食、住、行,甚至是天灾人祸,一些人只得以祈祷神灵的方式消灾赐福。尤其在科学不发达的历史进程中人们更是去追求一种虚幻的精神解释,去慰藉心中的企盼。“洪桥祭祀”便是湘中人民在长期农耕生活与大自然搏斗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别具风貌的“文化空间”,具有强烈的宗教倾向性和文化认同。   “洪桥祭祀”活动以每逢农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观世音的生日和12月16日南岳圣帝的生日为固定祭祀日。香客在祭祀日前必须沐浴浑身,在次日三五成群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洪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