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吉州窑黑釉盏与宋代斗茶风尚.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州窑黑釉盏与宋代斗茶风尚   吉州窑是宋元时期江西著名的民窑,它充分利用本地瓷土资源,博采众窑之长,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窑场。工匠们将传统陶瓷工艺和当地民间艺术结合起来,并加以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两宋时期,全国各地的窑场都生产黑釉瓷,如福建的建窑、江西的吉州窑、河北的定窑等。黑釉盏是当时最为普通的一种颜色釉瓷,其中以建窑和吉州窑的产品最负盛名,建窑的“兔毫盏”、吉州窑的“鹧鸪斑”是最为名贵的品种。黑釉瓷尤其是黑釉盏的流行,与两宋时期风行饮茶和斗茶关系极为密切。黑釉窑变结晶纹备受好斗茶的宋人的推崇,宋徽宗有“盏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的评判,黄庭坚有“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的咏叹,苏轼游历吉州窑后,写下了“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出春瓮鹅儿酒”一诗。文人们提到的“兔毫斑”“鹧鸪斑”都是指黑釉瓷上形成的窑变结晶。 南宋木叶纹盏 宋代虎皮斑纹盏 宋玳瑁纹盏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从早期的食用到唐宋时期的饮用,经过佛教、道教徒和文人墨客的推动,饮茶活动蔚然成风,制茶方法日有创新,饮茶方式也随之愈发讲究。在唐代,人们饮用的是煎茶,茶色尚绿,人们推崇越窑的青瓷盏和邢窑的白瓷盏。至宋代,上至皇帝、公卿,下至贩夫走卒,均好饮茶,茶楼、茶馆、茶室、茶亭纷纷兴起, “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是以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31)。      宋代饮用的茶叶是一种半发酵的“研茶”,饮用前要把干硬的茶饼碾碎、罗细。斗茶的办法是在茶盏中放一定的茶沫,先注汤调匀,以沸水点注,同时用茶筅搅动,使水与茶末彼此交融,茶汤表面泛起一层白色泡沫,评比的对象是白沫持续的时间和茶汤的颜色。斗茶先斗色,茶色贵白,色越白,品越高,以清白胜黄白。其次斗水痕,如果茶末研磨细腻,且点注、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匀细,有若均匀细碎的汤花薄膜,就可以紧咬盏沿,外聚不散,称之“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涣散,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会出现“水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影响斗茶胜败的因素除茶叶质量、水质、水温、点茶工艺外,还有盛茶汤的茶盏。可以说,斗茶习俗提高了茶盏的身价,直接推动了黑釉茶盏的大量生产和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使之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专用品,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吉州窑址如岗似阜的窑包堆积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从考古出土实物和传世品来看,吉州窑的黑釉盏基本形制是大口小足,口唇较薄,略微向外卷。口沿下端内收,颈部有一道凹棱。壁斜,下内收,状如漏斗或斗笠。胎体厚实凝重,器口釉薄,器腹釉渐厚,器足露胎,质地粗松,呈栗壳色。盏口有敞口和敛口之分,形体有大、小之别,小者一般口径10~12厘米,大者口径14~16厘米。茶盏造型挺拔,轻巧秀丽,上大下小,重心不稳,并不实用,是专门为斗茶而设计。大口,可容纳更多的汤花,便于点注。器口下内凹一圈,点注时能起到标准线的作用,便于观察汤痕。胎体厚重,便于保持茶汤温度,用其沏茶,茶汤久热不凉。黑白分明,水痕易验,便于观察、评比。   在两宋时期空前浓厚的饮茶氛围中,茶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斗茶是流行于社会上层的品茗游艺,文人雅士把饮茶品茗之道作为怡情自乐、修身养性的雅事。由于文人的参与,使得宋代茶道追求高雅的艺术氛围,吟诗、听琴、观画、赏花、闻香等为茶艺活动的常见项目。茶文化从物质层面的实用性升华到精神层面的艺术性,制作考究的专门茶具也应运而生,讲究茶具色泽之美、造型之宜与使用之便的统一。 宋鹧鸪斑盏 宋剪纸贴花朵梅纹盏 宋剪纸贴花纹盏      宋剪纸贴花双凤梅蝶纹盏   黑釉盏正是顺应这一时代风气而出现的斗茶专用茶具。黑釉本身并无美观可言,为了满足文人审美的需要,窑工们着意改进这种黑釉盏的装饰工艺,以便人们能在斗茶的同时,领略茶盏的造型和装饰之美。吉州窑的黑釉茶盏不加刻划、压印,独特之处在于烧制过程中采用洒釉工艺形成的多变的窑变结晶斑纹以及木叶纹、剪纸贴花和釉上彩绘装饰工艺,种类繁多,变幻无穷。窑变类有鹧鸪斑、虎皮斑、玳瑁纹、兔毫纹等名目,均是以铁为呈色剂形成的窑变结晶釉,区别在于釉中着色剂含量及微量元素含量比值不同。在富有韵味的黑釉中呈现出浓淡相间、黑黄等颜色交织的绚丽斑纹,如玳瑁纹的色调,协调滋润,别具特色。虎皮斑是指用含铁量不同的黄、褐两种釉烧成后形成的黄、褐相间的放射状花纹,以其釉面类似虎皮而得名。虎皮斑和玳瑁纹都是吉州窑特有的窑变结晶釉装饰工艺,其区别在于色斑形状,呈块状者为玳瑁纹,呈长条状者为虎皮斑。鹧鸪斑也是指以铁为呈色剂的结晶釉,由于铁元素在釉里的结晶,致使釉面呈现形似油滴的银灰色小圆点,如同鹧鸪羽毛一样的花纹。兔毫釉是指在烧制过程中,釉中的铁元素随釉层的流动而成条纹,冷却过程中析出赤铁矿的小结晶体,形成细长似兔毫的纹理,纹样条纹如发丝,粗看整齐划一,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