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说课稿.doc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说课稿.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说课稿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4、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学难点: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大屏幕展示八达岭长城背景图,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因此,长城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许多中外游客游览了长城后,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指名激情诵读: A、“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长城!” B、“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C、“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同学们,这是三位游客到了长城之后的感慨,这些发自肺腑的赞誉之词,分别是出自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以色列前总理拉宾之口。听了这些了不起的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美,你们想不想去长城游览呢?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去参观游览一下万里长城。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屏幕出示长城远景图片 (1)仔细看图,说说你从这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 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长、大、弯)2)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和这幅图是对应的? (3)媒体显示第一段 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从这句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4)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像一条长龙)用什么方法来描写长城?(比喻)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城的什么特点 (长,大,弯)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还有什么特点?生:弯弯曲曲 师:你们看,顺着山势长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遇到陡峰,他就直上云天,遇到峡谷他就俯冲直下,……这样的姿态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蜿蜒盘旋 非常正确!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多美呀,多有气势啊,谁愿意来读读第一段,就读出这种美,这种气势。?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高大坚固)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而且可以五六匹马并行,足以看出它的高大坚固。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城的哪些部分?同学们,长城就是这样用他那高大的身躯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像长城这样巧妙的设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你觉得设计和建造长城的这些古代劳动人民怎么样 (聪明,聪慧等)千百年过去了,历史的销烟已经散尽,但青山依旧在,长城依旧在,为了一睹长城的雄姿,成千上万的人,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城墙上的条石,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他们想到了什么?我们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1)作者想到了什么 (古代的劳动人民) 2)你从哪里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且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同学们知道两三千斤有多重吗?相当于咱们年级孩子重量的总和。你到了什么 在当时科技非常落后的时代,要把这些数不清的巨大的条石,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抬上陡峭的山岭,想想看,要流多少汗水;多少鲜血,甚至多少生命啊?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长城》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这篇文章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文中多处穿插抒情,歌颂长城,赞扬中华民族的不朽精神。而且,在所有华夏儿女的心中,长城是一座永不倒的丰碑。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没有简单地按一般的说明文教学方法,而是挖掘其情感素材。在教学时将情感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有机融合。主要通过 “合作交流”“情景创设”和“朗读感悟” 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步骤、按计划的学习。并且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抓住总结句、重点句,利用词语推敲等方法,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以声传情,引导学生感悟文章蕴含的人文内涵。这篇课文主题的开掘,主要体现在三层递进:长城伟大——修筑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爱我长城,兴我中华。学生的理解不可能一步到位,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到课文的精髓。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在语文课堂里,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