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活化杀虫剂课件
动物光敏现象 羊、牛等草食动物:海棠属植物(海棠素) 猪、鸡:荞麦属植物 反刍动物:肝功能障碍引起叶红质累积,对日光敏感 人:某些医药使人对光敏感 光能否提高害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光活化杀虫剂的概念和特征 光活化杀虫剂利用自然界的阳光和氧来发挥杀虫活性,活性成分在避光条件的活性很低或者没有活性,在光能的激发下杀虫活性大幅度增加,发挥杀虫活性的过程也是自身降解的过程。 由于阳光和氧这两个激发产生活性的条件是农作物生长环境中的两个无处不在的自然因子,杀虫剂发挥活性的条件与农作用的生长条件达到了统一,因此光活化杀虫剂被称为生态农药。光活化杀虫剂顺应了现代有机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农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1、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 1.1 1400BC年前,印度圣书Atharva Veda中曾记载用一种植物的种子辅以光照来治疗皮肤病,后人推测是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1.2 1888年发现一些生物碱对一些种子、植物和两栖动物卵的光活化毒杀活性。 1.3 1900年Raab发现在光照条件下吖啶对草履虫的活性比避光处理的活性高出几个数量级。 1.4 1904年发现光照提高药物的药效需要氧的参与,提出了“光动力作用(photodynamic action)” ,1964年进一步定义为“光敏染料和氧分子在光照条件下对有机体、细胞或病毒的杀死作用或对分子的化学修饰” 。 1.5 1928年Barbieri报道赤藓红(Erythrosin)、玫瑰红(Rose bengal)或它们的混合物对按蚊(Anopheles)和库蚊(Culex)的幼虫的光活化毒杀活性。 1.6 1950年,Schildmacher报道了染料对按蚊和伊蚊幼虫的光活化毒杀活性,并首次报道染料会损伤试虫的中肠上皮细胞。 1.7 研究植物源光活化杀虫毒素的开端: 1978年Berenbaum报道花椒毒素(Xanthotoxin)对亚热带黏虫(Spodoptera eridania) 的光活化毒杀活性,试虫取食含花椒毒素的饲料并经日光照射后不能正常发育。 1.8 1993年,徐汉虹等报道了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精油中的茵陈二炔(Capillene)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光活化毒杀活性。 1.9 国内对光活化杀虫剂的系统研究:寻找新成分:乐海洋,1995; 金萍,1995;王新国, 2001;田永清,2005侯学文:组织培养机理:万树青,1998;蒋志胜,1999剂型:胡林,2003 2 光活化杀虫剂的优点 2.1光活化杀虫剂的活性成分在自然界能彻底降解,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不通过食物链被生物富集。 (1)光活化杀虫剂发挥活性的过程同时也是光降解的过程。 (2)植物源光活化杀虫剂的活性成分是自然存在的化合物,自然界对这些化合物形成了独特的降解机制。 2.2 植物源光活化杀虫剂具有很宽的杀虫谱。 光活化杀虫剂依靠光照激发产生的活性氧或自由基来杀死害虫,活性氧或自由基的靶标包括昆虫体内的生物膜和生物大分子等,这种特殊的作用机理使植物源光活化杀虫剂有很宽的杀虫谱,能防治多种卫生害虫与农业害虫。 2.3 光活化杀虫剂具有极高的杀虫活性。 (1)迅速传输光能。1个分子从被激发到回到基态,大约只要10ms或更短的时间,如1个染料分子能在“吸收能量——跃迁到激发态——向底物转移能量——回到基态”的过程中循环,整个过程需要约10ms,所以1个染料分子能在1min内完成数千次反应。 (2)靶标多。1个染料分子有数千个靶标分子,而不象其它杀虫剂(如有机磷酸酯类)的1个分子只有1个靶标分子。 例如:?-三联噻吩(?-T)在光照条件下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4龄幼虫的LC50值低至0.0013?g/mL; 光照使?-三联噻吩对伊蚊Aedes atropallpus的毒力比黑暗时提高40倍;1-苯基-1,3,5-庚三炔(1-phenylhepta-1,3,5-triyne, PHT)和?-三联噻吩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对黄猩猩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卵的毒杀活性比在避光条件下的活性分别提高37倍和4333倍。所以用极低的剂量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杀虫效果。 2.4 害虫对光活化杀虫剂的抗性发展缓慢,无交叉抗性。 传统的化学合成杀虫剂由于靶标单一,害虫很容易产生抗性。而光活化杀虫剂产生的活性氧和自由基有很多作用位点,这种特殊的作用方式使害虫不易产生抗性,也不易与传统的化学合成杀虫剂产生交互抗性。 3 光活化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3.1 光化学的基本理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