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磨课经历想到的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磨不成才
——由《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磨课经历想到的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切磋琢磨也。
——东汉王充 《论衡·量知篇》
兽骨、象牙、宝玉、顽石要经过反复切磋,精心雕琢,打磨,才能成为宝器。同样,人的知识和能力,也只有经过反复磨练,才能螺旋上升,修炼而成。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才。”可见,“磨”并非是一种消耗,恰是一种“历练”。一位专家曾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做过这样的精辟阐述:没有一生的心血,哪有瞬间的精彩。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她的磨课之功夫更是令人肃然起敬。可见,用心“磨课”是多么重要,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磨课”,校本教研不能没有“磨课”。一句话,“磨课”与校本教研共生,与教师成长同行!
【起——常恨春归无觅处,不觉转入此中来】
作为一个身处农村小学的教师我们可以毫不忌讳地说,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们所得到的有关教学的各方面的资源、信息往往要相对滞后于大城市的教师,而要想与教学界的权威、名师面对面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尽管本人在8年的教学生涯中一路走来踏踏实实,用心尽力,到了现在区内也算是小有名气了,但走到现在总觉教学宛然处在“茫然迷失”的围城中。被卡在瓶颈中的感觉是那么的无奈,长时间的徘徊几乎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怀疑,我梦寐以求的是能得到一块打磨自己的“上乘磨石”。
就在徘徊、迷茫时,我欣喜地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我校作为杭州崇文实验学校的联谊学校,应邀参加崇文和教育部浙江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联合举行的第三届教学开放周展示活动,开放周旨在为各校青年骨干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本次开放周与以往的教研活动有所不同,代表各自学校作展示的32位青年骨干教师将提前一周入驻崇文,在特级教师、专家的引领下经历磨课的全过程。能有机会代表学校出征崇文的展示活动,并作为“磨课”老师接受特级教师、专家的问诊把脉,着实让我兴奋了好久。对于我这样一个专业成长处于“高原期”的老师来说,无疑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磨课之路。
【承——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我此次磨课活动所选的课文,之所以选定这篇课文,是因为刚在宁波市的星级教研组展示会上聆听了沈晨芸老师的展示课,听课中感动于老师和文本对话的细腻,钦佩于老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入。回来后,也有了研读此课的一种冲动,但毕竟沈老师的课已经获得了成功,还是要有一份挑战的勇气。启程在即,也容不得我多考虑,于是就定下这篇课文了。
两天后,为了能给我崇拜的专家有个好印象,也为了自己能对这课教材有更深入的了解,我首先进行了第一次“磨课活动”——把我对本课的预想在自己的学校进行了一次试教。不试不知,一试吓一跳,下课铃声早已响起,但我的课只完成了预设的一半,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离开讲台的,只感觉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我的微笑渐渐消失。听完课后,学校里的教学骨干心急如焚,聚在一起研讨,我也努力使自己波澜起伏的心趋于平静。
胡老师首先发了言:“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重在以线贯穿,以点突破,最后还要将珠子串成线加以总结提升。然而今天这节课让我感到遗憾,线不清晰,线与点的关系模糊。老师想通过这一节课教给学生的东西很多很多,但是显得支离破碎。”
杨老师说:“这节课的形式太花哨,浪费了很多时间,语文课要体现语文的本色。”
陈老师是学科带头人,他一语给我指明了方向:“语文课之所以难教其根本原因在于教无定法,每一个人对文本的领悟不尽相同嘛。但是我认为尽管是教无定法,但还是有章可循。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要努力体现浓浓的语文味,我想这是我们设计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很有道理,但我更想知道如何来体现。”我在心里苦笑……
“这节课的导入部分太复杂,效果也一般,是否可以出示那份作文修改的原稿……”
讨论激烈地进行着,不同的见解相互摩擦,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争论辩驳了很久……“磨课”过程涵盖着我们教师成长所需的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个方面。但它给予上课老师的不仅仅只有这些,更重要的是自信心的树立,看其是否承受得起众多老师的批评与指正,接受得了这一次又一次的否定。经老师们的评课研讨后,我的原始教案已经不存在了,这意味着一切又得重新开始,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苦涩。原来我还以为借鉴了沈老师好多亮点,差不到哪儿去。现在却发现我能取来她课堂的形式却取不来她展示形式的功夫;我能模仿她的语言却无法演绎她的风格;我很想如她一般与学生自由地在对话中提升他们的知识能力,但我却没有她那种游刃有余的驾驭学生思维的功底。看来功夫真的不是一掷就成的,它确实需要一个“磨”的过程。
这一天我带着老师们“沉甸甸”的建议资料回了家,迎接我的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初中篮球课堂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doc
-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初探我镇小学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doc
-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表象训练提高初中升学体育考试选考项目中篮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的应用研究.doc
-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800米跑训练侧重点的分析.doc
-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件《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ppt
-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情感教学法”提高初三学生200米跑成绩的实验研究.doc
-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件《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ppt
- 给农村信用社员工的慰问信慰问信.doc
-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件《首都北京》ppt第二课时.ppt
-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作文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doc
文档评论(0)